耳石症是耳朵里有石头吗

发布于 2025/07/16 07:45

耳石症并不是耳朵里有石头,而是内耳耳石脱落引起的眩晕疾病。耳石症的专业名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由内耳椭圆囊或球囊中的耳石颗粒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导致,当头部位置变化时会刺激平衡感受器引发短暂眩晕。该病具有自限性,但可能反复发作,复位治疗是主要干预手段。

耳石是内耳中微小的碳酸钙结晶,正常状态下附着于耳石膜上帮助感知头部运动。当耳石因外伤、衰老或炎症等原因脱落并游离至半规管时,会干扰内淋巴液流动。头部位置改变如躺下、翻身或仰头时,耳石颗粒随重力移动刺激毛细胞,导致强烈旋转性眩晕,通常持续数秒至一分钟,伴随恶心呕吐但无耳鸣或听力下降。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及头部外伤者更易发病,部分患者与梅尼埃病或前庭神经炎相关。

典型耳石症可通过Dix-Hallpike试验确诊,医生观察特征性眼震即可判断受累半规管。治疗以手法复位为主,如Epley法或Semont法,通过特定头位变化引导耳石回归原位。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前庭康复训练,极少数需手术阻塞半规管。急性发作期应避免突然转头,睡眠时垫高枕头。补钙和维生素D可能对预防复发有帮助,但需排除其他中枢性眩晕疾病。

耳石症患者日常需注意避免快速改变体位,起床或躺下时动作放缓。眩晕发作期间保持环境安全防止跌倒,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钙质的乳制品、豆制品,适度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若眩晕伴随持续头痛、复视或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排除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