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甲状腺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反应、放射性损伤、外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激素治疗、止痛治疗、手术引流、日常护理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或流感病毒等感染可能诱发亚急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甲状腺区域疼痛伴发热。血常规可见淋巴细胞升高,超声显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严重时需短期服用泼尼松片。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1-3个月可自愈。
2、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经血行播散可能导致化脓性甲状腺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典型症状包括甲状腺局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寒战高热。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脓肿形成时需手术切开引流。甲状腺功能通常不受影响,但需监测是否并发纵隔感染。
3、自身免疫反应
桥本甲状腺炎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甲状腺疼痛性肿大,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相关。可表现为短暂性甲亢期后进入甲减期。确诊需结合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急性期可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控制炎症,后期需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4、放射性损伤
颈部放射治疗或核事故暴露后2-3周可能出现放射性甲状腺炎,表现为甲状腺压痛伴吞咽困难。超声可见甲状腺血流信号减少,可能伴随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波动。通常采用对症处理,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严重者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5、外伤
甲状腺区域受到外力撞击或穿刺伤可能导致组织水肿出血,引发急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突发颈部肿痛伴声音嘶哑,CT检查可明确出血范围。轻度损伤可冰敷观察,严重血肿压迫需手术清除,同时监测是否出现呼吸困难等气管压迫症状。
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应保持颈部制动,避免压迫甲状腺区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减轻吞咽疼痛。恢复期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观察是否出现甲亢或甲减症状。注意监测体温变化,出现持续不退的高热或颈部肿胀加剧需立即就医。日常需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放射性接触者应做好甲状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