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可能由指甲修剪不当、外伤、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嵌甲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拔甲术、激光治疗等方式治疗。
1、指甲修剪不当
指甲修剪过短或边缘修剪成弧形可能导致甲板边缘嵌入甲周组织,刺激皮肤引发炎症。日常应使用平头指甲刀直线修剪,保留1-2毫米游离缘。若已发生红肿,可用碘伏消毒液每日涂抹2-3次,配合莫匹罗星软膏抗感染。
2、外伤刺激
手指挤压伤、倒刺撕扯等机械损伤会破坏甲周屏障,导致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入侵。急性期需停止活动患指,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外敷鱼石脂软膏。严重者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
3、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真菌侵犯甲床会引起甲板增厚、甲沟糜烂。确诊需进行真菌镜检,可联用环吡酮胺乳膏和特比萘芬片治疗,疗程需持续4-6周。糖尿病患者更易复发,需同步控制血糖。
4、细菌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等致病菌感染常见于长期浸水人群,表现为甲周脓性分泌物。需取分泌物做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择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或复方磺胺甲噁唑片,配合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5、嵌甲
先天性甲板过宽或鞋袜过紧导致的嵌甲需通过部分拔甲术根治。术后用硝酸银溶液烧灼甲床防止复发,恢复期穿宽松鞋履。反复发作者可选择二氧化碳激光汽化术破坏部分甲母质。
保持手足干燥清洁,避免穿尖头鞋或频繁美甲。出现持续疼痛、流脓时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者更应警惕感染扩散。日常可用温水加白醋浸泡预防复发,修剪指甲时注意保留适当长度,勿将工具深入甲沟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