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及相关症状。高尿酸血症是指血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而痛风是高尿酸血症进展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引发炎症反应的疾病。
1、定义差异
高尿酸血症是生化指标异常,指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超过420微摩尔每升或女性超过360微摩尔每升。痛风则是临床疾病诊断,需符合尿酸盐结晶沉积导致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等临床表现。两者关系类似高血压与脑卒中的区别,前者是风险因素,后者是靶器官损害。
2、病理机制
高尿酸血症由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引起,可能长期无症状。痛风需尿酸盐结晶激活免疫系统,引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释放,典型表现为夜间突发剧痛。约三分之一高尿酸血症患者最终发展为痛风,但具体转化机制与遗传易感性、局部组织环境等因素相关。
3、临床表现
高尿酸血症通常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通过体检发现。痛风具有特征性发作性关节炎,第一跖趾关节最常见,表现为红肿热痛,可伴发热。慢性痛风患者可见皮下痛风石形成,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两种疾病均可引起尿酸性肾结石,但痛风患者发生概率更高。
4、诊断标准
高尿酸血症仅需血液检测确诊。痛风诊断需满足关节液中发现尿酸盐结晶,或符合临床分类标准中的典型症状组合。影像学检查中,痛风患者X线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超声可见双轨征,这些特征在高尿酸血症阶段不会出现。
5、治疗原则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通常无须药物治疗,建议控制饮食和体重。痛风急性期需使用秋水仙碱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抗炎镇痛,缓解期需苯溴马隆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治疗。两者均需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但痛风患者对血尿酸控制目标更严格,需维持在300微摩尔每升以下。
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避免啤酒、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肥胖者需逐步减重。急性痛风发作时应抬高患肢,关节24小时内冷敷处理。建议监测血尿酸水平,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关节疼痛加剧或尿酸控制不佳时及时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