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16 10:16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妊娠分娩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肥胖、慢性咳嗽或便秘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电刺激疗法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松弛是压力性尿失禁的常见原因,可能与年龄增长、缺乏锻炼有关。盆底肌支撑力减弱时,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高动作会导致尿液不自主漏出。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每天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动作。若症状持续,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或雌激素软膏辅助治疗。

2、妊娠分娩损伤

妊娠期子宫压迫及阴道分娩可能损伤盆底神经肌肉,导致控尿能力下降。部分产妇产后会出现大笑、跳跃时漏尿,多伴有阴道壁膨出。产后42天起应坚持盆底康复训练,严重者可选择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或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缓解急迫性尿失禁症状。

3、雌激素水平下降

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会使尿道黏膜萎缩、闭合压力降低。患者常伴阴道干涩、尿频症状,夜间症状可能加重。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尿道黏膜状态,配合口服托特罗定缓释片减少膀胱过度活动。需注意激素治疗需严格评估禁忌证。

4、肥胖

体重超标会增加腹压并削弱盆底支撑结构,BMI超过30的女性发病概率显著增高。减重5%-10%即可明显改善症状,建议通过低热量饮食和游泳等运动控制体重,避免深蹲、举重等增加腹压的运动。必要时可短期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片缓解漏尿。

5、慢性咳嗽或便秘

长期咳嗽或排便用力会导致盆底肌持续性高压,可能伴随膀胱脱垂。需治疗原发病如服用孟鲁司特钠片控制哮喘,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改善便秘。同时避免提重物、久站,排尿时可尝试双重排尿法排空膀胱残余尿。

建议患者记录排尿日记评估漏尿频率,避免摄入咖啡因及碳酸饮料。穿着透气棉质内裤防止会阴湿疹,咳嗽前可交叉双腿减少腹压冲击。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血尿、排尿疼痛,需及时就诊评估是否需行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日常可练习瑜伽中的桥式、猫式动作强化核心肌群协同作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