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集束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6 10:32

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主要包括早期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感染源控制、抗生素治疗、器官功能支持等方法。感染性休克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需在确诊后1小时内启动集束化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1、早期液体复苏

在确诊感染性休克后需立即进行液体复苏,首选晶体液如乳酸林格液或生理盐水快速输注。液体复苏目标为6小时内达到中心静脉压8-12mmHg、平均动脉压≥65mmHg、尿量≥0.5ml/kg/h等指标。液体复苏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避免液体过量导致肺水肿。

2、血管活性药物

经充分液体复苏后若血压仍未达标,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是首选血管升压药,可通过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给药。多巴胺、肾上腺素可作为二线选择。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期间需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及末梢循环状况。

3、感染源控制

需在确诊后12小时内明确并控制感染源,包括脓肿引流、感染组织清创、感染导管拔除等措施。对于腹腔感染可能需行急诊手术探查,泌尿系统感染可能需解除梗阻。感染源控制是阻断炎症反应的关键环节。

4、抗生素治疗

应在留取病原学标本后1小时内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等。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为敏感抗生素,疗程一般7-10天。严重粒细胞缺乏患者可能需延长疗程,需监测抗生素不良反应及二重感染。

5、器官功能支持

对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可能需机械通气,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急性肾损伤患者可能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需补充凝血因子。营养支持建议早期肠内营养,必要时联合肠外营养。

感染性休克患者出院后需定期随访评估器官功能恢复情况,注意预防再次感染。建议保持良好作息,适当进行康复锻炼,逐步恢复体能。饮食需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必要时可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需遵医嘱完成后续治疗,避免自行调整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