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手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感染、干槽症、神经损伤、邻牙损伤等并发症。拔牙属于有创操作,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护理创口,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
1、出血
术后24小时内创口渗血属于正常现象,若持续出血或出血量较大可能与凝血功能障碍、术中血管损伤有关。表现为唾液带血丝、血凝块脱落或活动性渗血。需咬紧无菌纱布30分钟压迫止血,避免反复漱口或吮吸创口。凝血功能异常者术前需告知医生。
2、感染
口腔细菌可能通过创面侵入导致局部感染,常伴随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或发热。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风险较高。术后需按时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抗生素,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出现38℃以上发热需及时复诊。
3、干槽症
拔牙后3-5天出现的剧烈疼痛可能为干槽症,因血凝块脱落导致骨面暴露引发炎症。吸烟、口服避孕药人群发生率较高。表现为放射性疼痛、口臭及创口空虚感。
治疗需清创后填入碘仿纱条,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
4、神经损伤
下颌智齿拔除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或舌部暂时性麻木。多数3-6个月自行恢复,严重者需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辅助治疗。术前影像评估可降低风险。
5、邻牙损伤
操作过程中可能造成邻牙松动、牙体缺损或修复体脱落。复杂拔牙需采用超声骨刀等精细器械分隔牙根。发生损伤后需进行牙周固定或全冠修复。
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48小时内进流食,一周内忌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使用冰袋间断冷敷术区可减轻肿胀,睡眠时垫高枕头。若疼痛持续加重、出现张口受限或异常分泌物,应立即返院检查。定期复查可早期发现并处理延迟性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