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心脏疼痛,但若继发肺动脉高压或心力衰竭时可能出现胸痛症状。房间隔缺损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主要与胚胎期心脏发育异常有关。
房间隔缺损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或易疲劳等表现。由于缺损导致左右心血液混合,心脏需代偿性增加工作量,但疼痛感受器在心脏分布较少,因此单纯缺损很少直接引发疼痛。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反复呼吸道感染,家长需关注孩子运动耐量下降或口唇青紫等异常表现。
当缺损较大或病程较长时,可能引起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导致右心负荷加重。此时可能出现劳力性胸痛,伴随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少数患者会因右向左分流导致缺氧发作,出现突发性心前区压迫感。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并发症也可能引发胸痛,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建议房间隔缺损患者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肺动脉压力变化。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预防呼吸道感染,出现胸闷、晕厥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手术修补是根治方法,介入封堵术或开胸手术需根据缺损位置和大小选择,术后需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和心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