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幼童开髓引流术发烧可能与术后炎症反应、感染扩散或药物反应有关。开髓引流术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常见方法,术后发热需警惕感染加重或全身反应,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开髓引流术后发热常见于局部炎症未完全控制。手术创伤可能激活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因子,表现为低热。部分患儿因牙髓腔开放后细菌毒素入血引发一过性菌血症,体温可升至中度发热。术后24小时内出现38℃以下低热且无其他症状时,可先观察,适当增加饮水,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超过24小时,需考虑继发感染可能,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或厌氧菌混合感染,可能伴随牙龈肿胀、进食困难等症状。
少数情况下发热与麻醉药物过敏或术中操作相关。乳牙根管系统复杂,若引流不彻底可能导致根尖区脓液扩散。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如间隙感染可引起高热伴颌面部肿胀,需紧急处理。对青霉素类过敏患儿可能出现药疹伴发热,此时需更换抗生素。术后持续发热合并精神萎靡、拒食时,应排除败血症或深部感染,需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
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术区周围。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创面,推荐常温流质饮食2-3天。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发热时记录伴随症状。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禁止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皮疹、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或发热反复,应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