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治疗、控制原发病、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肾性贫血通常由肾功能不全、铁代谢异常、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
1、补充铁剂
缺铁是肾性贫血的常见原因之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铁剂有助于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改善贫血症状。使用铁剂时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建议饭后服用以减轻不良反应。
2、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达依泊汀α注射液等药物。这类药物能刺激骨髓造血,提升红细胞数量。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血红蛋白上升过快导致高血压等并发症。
3、输血治疗
对于严重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低于60g/L或出现明显缺氧症状时,可考虑输注红细胞悬液。输血能快速改善组织缺氧,但频繁输血可能导致铁过载、输血反应等问题。输血治疗需严格掌握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4、控制原发病
积极治疗慢性肾脏病等原发病是改善肾性贫血的关键。控制血压、血糖,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延缓肾功能恶化。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规律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有助于清除毒素,改善贫血。
5、调整饮食
肾性贫血患者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适量食用瘦肉、鱼类、蛋类等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同时需限制高磷食物,避免加重肾功能损害。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但需避免过量摄入加重肾脏负担。
肾性贫血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铁代谢等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对于透析患者,需规律进行透析治疗,保证透析充分性。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