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宫颈癌细胞学筛查结果

发布于 2025/07/16 17:24

宫颈癌细胞学筛查结果通常通过TBS分类系统进行判读,主要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非典型鳞状细胞、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鳞状细胞癌等类型。筛查结果需结合HPV检测、阴道镜活检等进一步评估,建议由妇科医生综合解读。

1、未见上皮内病变

报告显示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时,提示宫颈细胞形态正常。此类结果可能与规律筛查、免疫力正常等因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建议保持每3年一次的常规筛查,注意避免高危型HPV感染,如出现异常阴道出血需及时复查。

2、非典型鳞状细胞

非典型鳞状细胞分为意义不明型和倾向高度病变型。前者可能与炎症、HPV感染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细胞核轻度增大;后者需警惕癌前病变,常伴随细胞核质比异常。建议6个月后复查细胞学或进行HPV分流检测,必要时做阴道镜评估。

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度病变多与HPV持续感染相关,可见挖空细胞等特征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但病变有较高自然消退概率。可遵医嘱使用干扰素栓、保妇康栓等药物,或选择冷冻治疗等物理干预,每6-12个月需随访监测。

4、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度病变属于癌前病变,细胞核异型性明显,可能与HPV16/18型感染相关。常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排液,需通过阴道镜活检明确分级。临床多采用宫颈锥切术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细胞学联合HPV检测,预防复发。

5、鳞状细胞癌

确诊鳞癌时细胞学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常伴肿瘤素质背景。此类结果需立即进行影像学分期,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放化疗。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但晚期预后较差,强调早筛早治的重要性。

无论筛查结果如何,均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叶酸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多个性伴侣、吸烟等危险因素,接种HPV疫苗可预防70%以上宫颈癌。30岁以上女性应定期进行细胞学联合HPV检测,结果异常时严格遵循医嘱复查或治疗,切勿自行判断延误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