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做牙套通常需要磨旁边的牙齿,但具体操作需根据牙齿缺损程度、邻牙健康状况及修复方案决定。
当患牙缺损范围较大或邻牙体组织薄弱时,为获得足够固位力和均匀受力分布,可能需要调磨邻牙表面0.5-1毫米,形成共同就位道。这种情况多见于后牙多单位固定桥修复,或当患牙剩余牙体高度不足需借助邻牙分担咬合力时。磨除量会严格遵循生物力学原则,确保不损伤邻牙牙髓,同时采用精细车针进行微创预备,术后需对调磨面进行抛光防龋处理。
若患牙本身条件良好且采用单冠修复,或选择高嵌体、贴面等微创修复方式,则可能无须磨改邻牙。现代粘接技术的发展使部分病例可通过直接树脂粘接实现固位,尤其适用于前牙美学区或邻接关系紧密的牙齿。数字化扫描设计也能精准评估最小预备量,减少健康牙体组织的损失。
建议在修复前通过口腔全景片或锥形束CT评估牙周膜间隙与根尖状况,与医生充分沟通修复方案。术后避免用修复牙咬硬物,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基牙健康,并定期复查修复体边缘密合度与邻牙活力。若出现邻牙敏感或牙龈出血应及时就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