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骨病是指什么

发布于 2025/02/08 09:32

肾性骨病是由于慢性肾脏病引起的骨骼代谢异常,表现为骨骼矿物质代谢紊乱和骨质病变。治疗需要通过纠正钙磷代谢失衡、补充活性维生素D和进行药物治疗。

1、肾性骨病的病因

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受损,无法有效排出磷,导致血磷升高。高血磷会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引发低钙血症。同时,肾功能不全还会影响活性维生素D的合成,进一步加剧钙磷代谢失衡。长期的低钙高磷状态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引发骨骼矿物质代谢紊乱。

2、肾性骨病的症状

肾性骨病的常见症状包括骨痛、骨折风险增加、骨骼畸形和肌肉无力。患者可能出现骨质疏松、骨软化或纤维性骨炎等不同类型的骨骼病变。严重时,还可能伴有皮肤瘙痒、血管钙化等并发症。

3、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钙、氢氧化铝凝胶降低血磷;补充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改善钙吸收;使用拟钙剂如西那卡塞控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饮食调整:限制高磷食物摄入,如奶制品、豆类和加工食品;适量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和低磷乳制品。

透析治疗: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定期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磷和代谢废物。

肾性骨病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需要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通过纠正钙磷代谢失衡、改善骨骼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个性化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