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这个“沉默杀手”确实让不少肿瘤患者防不胜防。化疗期间突然腿肿得像萝卜,复查时发现肺里多了“小塞子”,这些惊险场景在肿瘤科并不少见。数据显示,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是普通人的4-7倍,而秋季气温变化大更会加剧这种风险。
一、肿瘤患者为何容易招来血栓
1、血液变身“浓汤”
肿瘤细胞会释放促凝物质,让血液变得粘稠。就像往清水里不断加淀粉,最终会变成一锅糊状物。
2、血管变成“破水管”
化疗药物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就像水管内壁出现裂缝,容易挂住杂质形成堵塞。
3、身体开启“省电模式”
长期卧床减少肌肉收缩,下肢血液回流变慢。如同停用的水管更容易沉积水垢。
二、三个危险信号要警惕
1、单侧腿突然变粗
小腿围增加3厘米以上,皮肤发亮发热,可能提示深静脉血栓。
2、不明原因气短
平静时突然呼吸困难,伴随胸痛咳嗽,要警惕肺栓塞可能。
3、输液港异常报.警
植入式输液港出现流速变慢或局部肿胀,需排除导管相关血栓。
三、预防血栓的黄金法则
1、动起来比药重要
每天做踝泵运动:脚尖画圈20次/组,清醒时每小时做1-2组。这个动作能像泵一样推动血液回流。
2、饮食记住三色原则
多吃绿色蔬菜(维生素K)、红色果蔬(抗氧化)、白色鱼肉(优质蛋白),避开油炸食品。
3、水分补充要科学
每天饮水1500-2000ml,可以喝些淡绿茶。但心功能不全者需遵医嘱控制水量。
四、特殊情况处理指南
1、血小板低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