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坦(阿帕替尼)治疗了成千上万的晚期胃癌患者,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布于 2020/10/12 11:28 搜狐网
发布于 2020/10/12 11:28 搜狐网
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和死亡例数均约占世界的50%,疾病负担严重,是癌症防治的重点。然而,胃癌尤其是晚期胃癌的治疗仍面临瓶颈。即使在靶向治疗时代,有限的研究证据也使可选择的药物很少,且由于胃癌的高度异质性等特点,研究结果往往不尽人意。
3年前,由中国肿瘤专家团队与民族制药企业历经10年,共同创新研发的全球第一个治疗胃癌有效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甲磺酸阿帕替尼片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上市,3年来,阿帕替尼治疗了成千上万的晚期胃癌患者,极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也为晚期胃癌研究带来了突破瓶颈的机遇。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刘宝瑞教授专注胃癌诊治几十年,对胃癌药物治疗进行了很多非常独到的思考和探索。12月23日,在艾坦上市三周年庆典暨2017抗血管生成高峰论坛上,刘宝瑞教授接受视频访谈,解析了胃癌治疗的困境和解决方案。
Q1:与肝癌、结直肠癌等癌种相比,胃癌尤其是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还不是很理想,目前晚期胃癌化疗的瓶颈和困境是什么?
刘宝瑞教授:我从事胃癌非手术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工作已经几十年,从2003年开始思索解决胃癌尤其是进展期胃癌有效率低的问题。我们采取的办法主要是个体化治疗,对患者量体裁衣,选择相对有效的药物。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发现,患者有效率有所提高,但还不是非常满意。
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我们知道,判断一个药物是否有效,除其固有疗效外,还与药物浓度和药物存在的时间相关。另一方面,胃癌威胁生命危险的部位是在腹部。考虑到综合因素,我们近几年对胃癌药物治疗实行了双个体化的思路,即给药途径个体化,对于腹部播散高风险的患者加用腹腔药物,此外对于化疗药物选择个体化。我们对这种双个体化思路进行了临床回顾性研究、单中心前瞻和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目前的结果明确为阳性。
因此,我们在今年ASCO及其他场合进行了很多学术交流,以传播双个体化胃癌治疗的理念。采用这种思路治疗胃癌的有效率较传统单一治疗相比有所提高。不过,胃癌的治疗仍非常艰难,与肺癌、肠癌等相比明显不尽人意,胃癌药物治疗精 准化之路还很漫长。
Q2:目前肿瘤靶向药物发展如火如荼,胃癌领域有哪些靶向药物可以应用?
刘宝瑞教授:指南中推荐的胃癌靶向药物主要有2类,一是我们都很熟悉的靶向HER2的单抗,另一类是抗血管生成药物。后者纳入指南的主要有两种,包括小分子阿帕替尼及美国一家公司研制的抗体,对胃癌患者生存的延长有一定帮助。
Q3:阿帕替尼用于晚期胃癌有一定疗效,您认为其在机制上是否有优势?
刘宝瑞教授:有部分优势,原因在于,阿帕替尼的作用靶点是血管生成通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胃癌是中国的高发肿瘤,西方国家由于发病率不是很高,研究不是很深入。我们发现,胃癌是高度异质性肿瘤,还有很多分子亚型,甚至不同的胃癌细胞形态都不同,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胃癌的精细分子分型来用药。
然而,目前的治疗包括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如阿帕替尼等都尚未做到精细化用药,这也反映了胃癌治疗上很大的无奈。这对临床医生有一定的考验,怎样在没有公认指标可参考的情况下,恰当地选择预计有效的药物包括预计有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怎样对患者进一步治疗?随着临床经验的增多,临床医生也会有一些选择倾向性,如一部分胃癌血管生成丰富,这种情况下应用抗血管治疗就有合理性,除了单独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有时还需要联合应用几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才有望使肿瘤得到一定控制。
Q4:阿帕替尼在胃癌有一定结果,在其他肿瘤如肺癌、肝癌中的研究也获得了非常好的结果,恰逢阿帕替尼上市3周年,您对其未来有何期待?
刘宝瑞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无论是什么部位的肿瘤,应用药物时都要看事情的本质。我们知道,血管生成是实体肿瘤的普遍现象。因此,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种理念,就是弱化肿瘤发生部位,强化肿瘤的分子本质来用药。阿帕替尼作为典型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其应用不应该局限于获批的适应证,而应该更多根据其作用的本质来应用。经过临床不断的探索,获得高级别临床证据,从而使这种药物在多种实体瘤治疗中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专家简介
刘宝瑞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副院长、肿瘤中心主任、南京大学临床肿瘤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