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切吸术有哪些风险
发布于 2025/02/13 14:48 国家卫健委
发布于 2025/02/13 14:48 国家卫健委
椎间盘切吸术是一种常见的脊柱微创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但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感染、神经损伤和椎间盘复发。
1、感染: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发生感染。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全身发热。为避免感染,术前需严格消毒,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出现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2、神经损伤:椎间盘切吸术可能损伤周围的神经组织。神经损伤可能导致局部麻木、疼痛或肌肉无力。手术过程中需精准定位,避免误伤神经。术后如出现神经功能障碍,需及时进行神经修复治疗,如物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3、椎间盘复发:术后椎间盘可能再次突出。复发通常与术后不当活动或原有病变部位未完全修复有关。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平板支撑等,以增强脊柱稳定性。
椎间盘切吸术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并非适合所有患者。术前需全面评估病情,了解手术风险和术后护理,确保手术效果和患者安全。术后遵循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风险,促进康复。
上一篇 : 酒精心肌病的后果
下一篇 : 长期闻柴油会得癌症吗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