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测血糖讲章法 血糖测不准的8个原因

发布于 2020/12/17 16:34

自测血糖要讲章法

糖友测血糖,更多的是在家中自我监测,采用便携式血糖仪进行手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有一些糖友却测不准,这是为何,来 了解一下怎么测血糖和血糖测不准的8个原因吧。

打胰岛素的糖友一般每天都需要监测血糖;

口服降糖药的糖友,自测频率取决于:血糖控制情况;治疗方案;低血糖风险高低;是否需要短期内调整治疗;特殊情形,如突发其他疾病、出现未觉察的低血糖等。

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天,每天监测7个时间点的血糖(三餐前后和睡前)。

空腹、餐前、餐后、睡前、凌晨 血糖监测有个时间表

理想的自我血糖监测,应当是每天多时点测定血糖。

空腹血糖。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时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午餐和晚餐前血糖不在此列。

餐前血糖。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应从吃第一口饭开始,到满2小时时为止,不能从吃完饭采开始计时。

凌晨3点血糖。主要用于发现夜间低血糖及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因为夜间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用量过大都可以引起空腹高血糖,这两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截然不同。

测血糖的时间和频率,要根据糖友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自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

当病情稳定或已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可以每周监测1~2天的全天5~7个时间点血糖。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天至少要测血糖5次,血糖达到控制目标后放宽到2~4次。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糖友,血糖控制达标后每周测血糖2~4次。每天7个点的血糖为三餐前及三餐后2小时和睡前血糖。

7类糖友应加强血糖监测:1、刚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尤其佩戴胰岛素泵者;2、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3、血糖控制不佳者;4、常发生低血糖者;5、刚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6、孕妇;7、生病、手术、外出、激动等特殊情况的糖友。

六类情况血糖测不准

临床上常见到一些糖友检测结果不准,无法反映真正的血糖情况。下列6类情况都会导致血糖有偏差,需引起糖友关注。

1、检查头天晚上改变了饮食习惯。晚餐吃大量油腻食物、进餐时间过晚、睡前加餐过多等;晚餐主食吃的少、大量饮酒等。

2、抽血时间过晚。测空腹血糖最好在上午8点之前。。

3、情绪失调、睡眠缺乏。情绪紧张焦虑、兴奋等均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

4、抽血前运动。早上检测空腹血糖应在未晨练的情况下进行,也不宜长时间走路去医院。

5、各种应激状态。寒冷、过度疲劳、感冒、发热、腹泻及各种急性感染或外伤等应激情况。

6、其他情况。女性月经期雌激素及孕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影响血糖波动,应尽量避开此时段检测空腹血糖。另外,合并某些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使用某些药物如β受体激动剂、噻嗪类利尿剂、利福平、糖皮质激素等情况。

餐后血糖监测不能省

中国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近一半表现为单纯餐后血糖升高,但大家对空腹血糖的关注远高于餐后血糖。餐后高血糖是指摄入食物后1小时-2小时内血糖高于7.8毫摩尔/升。人体餐后状态占全天时间的2/3,餐后血糖检测需在进食后2小时进行,三餐后都需要检测。

血糖测不准八个原因

若是认为血糖测得不准,还可能是以下几项原因:

1.不是同一时间测的血糖值,没有可比性。

2.受失眠、情绪波动等原因影响。

3.消毒剂选用不当。

4.采血方法不正确。

5.测试前没调码。

6.试纸存放不当或过期。

7.长期不校准血糖仪。

8.没有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清洁保养。

血糖稳定时,无需频繁测

在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血糖监测频率。

餐后1小时血糖可预测糖尿

餐后1小时血糖值或许可以预测糖耐量正常成年人今后的糖尿病风险。研究认为,在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正常的情况下,餐后1小时血糖浓度是糖尿病患病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如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将8毫摩尔/升作为餐后1小时血糖的临界值,有助进一步识别糖尿病高危人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