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近视眼已成正常现象?青少年用眼时长超标1倍

发布于 2021/08/12 15:23

“悠长假期”结束,家长们在“庆祝”神兽终于归笼后,最常见的“问候”就是“你家孩子度数涨了多少?是的,现在小学高年级以上,戴眼镜几乎成标配,问度数就像互道“吃了吗”一样常态化。暑假时,记者就在北京市潘家园眼镜城了解到,多数孩子的近视度数涨了至少50-100度。

8月27日,教育部调研也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半年来学生近视率增加了11.7%。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工作迫在眉睫。其实去年的形势就已经“惊人”了,国家卫健委2019年4月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青少年儿童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初中生近视率达71.6%,高中生达81%。

因此,时隔不到一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建立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评议考核办法》,成员单位已增至15个。各种因素对视力的影响到底在哪,以及如何应对,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视光学组副组长杨智宽。

杨智宽介绍,对青少年视力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第一是持续性视近工作,也就是小于33厘米、大于20分钟的用眼。学生平时在校一节课40分钟,是在黑板和课本间切换,理论上还可以接受,但总上网课就没有了这种切换;第二是有效户外活动时间,为什么要加上“有效”呢?就是户外光照度要大于700lux。夜晚户外活动,锻炼作用还在,但对视力的调节作用就没有了;第三是环境照度,室内非阅读,也需要150lux以上才不至于视疲劳

多亮才算亮?

光照度是物理术语,指光照的强弱和物体表面积被照明程度的量,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lux或lx)。据2018年住建部颁发的最新《建筑照明标准》,以学校为参照,国标中对于教室桌面的照度要求是300lux,黑板面是500lux。这基本也是记者平时阅读时眼睛较舒适的光照度范围。而记者去过的不少书店阅读区,甚至部分图书馆,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

记者在一个阴天的上午,紧靠窗前无任何遮挡的书桌桌面照度是700-800lux;离窗1米远的桌面照度约300lux左右。很多成年人都没绷紧环境照度和阅读照度这根弦。周末节假日,无论在照度不合格的图书馆还是书店,书架旁的地板上、角落里经常坐满了各个年龄段的读书人。公共阅读场所的经营管理者,有义务参照国标,满足照明条件。

而热爱阅读的我们,尤其家长,更应该了解点“常识”,坚决不在不合格的光照条件下阅读写字,毕竟,“凿壁偷光”和“囊萤映雪”是受限于时代,励志足矣。除了期盼加强检查以督促公共阅读空间照度标准化外,记者曾见到有些家长在光照不足的图书馆掏出充电阅读灯为孩子“补光”,也不失为权宜之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