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结石的危害主要有尿路梗阻、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局部组织损伤以及诱发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尿道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
1、尿路梗阻
尿道结石可能导致尿路梗阻,使尿液无法正常排出。尿路梗阻会引起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甚至完全无法排尿。长期尿路梗阻可能导致膀胱功能受损,出现尿潴留。尿路梗阻还可能引起肾盂内压力增高,影响肾脏正常功能。尿路梗阻需要及时解除,避免对泌尿系统造成进一步损害。
2、尿路感染
尿道结石容易引发尿路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结石表面粗糙,容易滋生细菌,导致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感染性疾病。尿路感染可能引起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尿路感染需要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处理结石以消除感染源。
3、肾功能损害
尿道结石长期存在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结石引起的尿路梗阻可导致肾积水,使肾实质受压萎缩。反复尿路感染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严重时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损害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后期可出现水肿、贫血等表现。定期检查肾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4、局部组织损伤
尿道结石可能对尿路黏膜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血尿、疼痛等症状。结石长期摩擦可导致尿路黏膜溃疡、炎症,甚至形成瘢痕狭窄。严重时结石可能嵌顿在尿道,造成剧烈疼痛和排尿困难。局部组织损伤需要及时处理,避免形成永久性损害。
5、诱发其他疾病
尿道结石可能诱发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膀胱炎等。结石长期刺激可增加尿路上皮恶变的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因结石反复发作而形成代谢性疾病。尿道结石还可能影响性功能,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预防结石复发对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尿道结石患者应保持充足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有助于预防结石形成和促进小结石排出。饮食上应限制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适当控制钠盐和蛋白质摄入量。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结石。出现排尿困难、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适当运动有助于促进结石排出,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结石移动引起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