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可通过切开引流、抗生素治疗、坐浴护理、中药外敷、手术根治等方式治疗。肛周脓肿通常由肛腺感染、免疫力低下、肛门损伤、糖尿病控制不佳、克罗恩病等原因引起。
1、切开引流
早期局限性脓肿可在门诊行切开引流术,排出脓液减轻压力。操作需严格消毒,术后每日换药至创面愈合。合并发热或大面积脓肿需住院处理,避免感染扩散引发败血症。
2、抗生素治疗
急性感染期需遵医嘱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伴有糖尿病者需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有助于感染恢复。抗生素使用周期通常为5-7天。
3、坐浴护理
每日用40℃温水坐浴2-3次,每次10-15分钟,可添加高锰酸钾溶液杀菌。坐浴后保持肛周干燥,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压迫患处,排便后需用清水冲洗代替厕纸擦拭。
4、中药外敷
脓肿未溃破时可外敷金黄散或鱼石脂软膏促进化脓,溃破后用生肌玉红膏促进创面愈合。合并便秘者可口服麻仁润肠丸,减少排便时对创面的刺激。中药使用需辨证施治。
5、手术根治
复杂性或反复发作的脓肿需行根治术,包括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等。术后需定期扩肛防止肛门狭窄,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合并克罗恩病等基础疾病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治疗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多食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及油腻饮食,禁止饮酒。形成肛瘘者应尽早就医,延误治疗可能造成肛门失禁等后遗症。术后恢复期可进行提肛锻炼,每日3组每组20次,增强盆底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