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中国力量”代表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发布于 2021/01/11 11:13 奇点网

肿瘤免疫治疗的“中国力量”,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0年6月19日,PD-1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camrelizumab)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同时获批两项适应症: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二线治疗。

这是卡瑞利珠单抗继霍奇金淋巴瘤、肝癌之后,再度拿下的两大重要适应症,已获批四个适应症也是国产PD-1抑制剂中最多的。那么作为免疫治疗“中国力量”的代表,卡瑞利珠单抗是如何在肺癌免疫治疗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呢?

改写格局的“后浪”

肺癌一线治疗,一直都是免疫治疗竞争最为激烈,也最体现实力的战场。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和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这两大“前浪”PD-1抑制剂,就展开过一波激战。

纳武利尤单抗虽然抢先在中国获批肺癌适应症,但CheckMate-026试验失利让它错失了一线治疗的先机,目前仍停留在二线治疗;而帕博利珠单抗则依靠KEYNOTE-189试验成功,成为国内首个获批非鳞NSCLC一线治疗的PD-1抑制剂[1-3]。

换句话说,帕博利珠单抗其实有些“孤军奋战”的意味,而打破这种格局的正是“后浪”卡瑞利珠单抗。临床III期CameL试验的成功,让卡瑞利珠单抗正式脱颖而出,加入了肺癌一线治疗之列。

“后浪”强在何处?

Camel试验共入组了412例组织学类型非鳞癌,且EGFR/ALK驱动基因阴性,此前未接受过治疗的NSCLC患者,按照1:1比例分到卡瑞利珠单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卡铂+培美曲塞标准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或不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

这项试验的结果,在2019年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由主要研究者——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周彩存教授口头报告。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展现的疗效,可以媲美已获批肺癌适应症的PD-1抑制剂。

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1.3个月,而对照组是8.3个月,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相对下降了39%[4]。在KEYNOTE-189试验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组的中位PFS为9.0个月(未进行头对头研究,数据仅供参考)。

CameL试验主要终点

客观缓解率(ORR)方面,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为60%,显著优于标准化疗对照组的39.1%,且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上,卡瑞利珠单抗的17.6个月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的9.9个月。而KEYNOTE-189试验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标准化疗ORR为48%(未进行头对头研究,数据仅供参考)。

此外,两组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是87.3%和74.4%,仍旧是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胜出。虽然卡瑞利珠单抗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但现有数据已经体现了获益趋势(HR 0.72)。

其它国产PD-1抑制剂,也在非鳞癌一线治疗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临床III期的ORIENT-11试验数据显示,信迪利单抗(sintili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非鳞癌患者的中位PFS为8.9个月(HR 0.48)。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非鳞癌一线治疗的III期试验也已达到终点,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达到9.7个月。

中国患者的“专属优势”

PFS和ORR的良好数据,加上OS的获益趋势,卡瑞利珠单抗确实是一波强劲的“后浪”。除了优秀的疗效数据外,它还有着一些专属的优势。

比如说,CameL试验是首个专门针对中国NSCLC患者的一线免疫联合化疗III期试验,入组的都是中国患者。

众所周知,东西方人群在临床病理特征、基因突变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免疫治疗的疗效差异,因此直接来自国内患者的疗效证据颇为重要,也更具参考意义。

从肺癌免疫治疗的大局上看,PD-1抑制剂目前的循证证据相较PD-L1抑制剂也有优势。

2019年一篇综合了19项临床试验数据、涉及11379名受试者的系统性Meta分析显示,在包含非小细胞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的治疗中,PD-1抑制剂在PFS和OS方面的获益,均优于PD-L1抑制剂(OS HR 0.75, PFS HR 0.73)[6]。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适应症的PD-L1抑制剂,只有一个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在非鳞癌一线治疗的临床III期IMpower130试验中,它的中位PFS数据是7.0个月[7]。

在另一项治疗非鳞癌的临床III期试验IMpower150中,试验的B组即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含铂双药化疗的ABCP方案,对比C组的贝伐珠单抗+含铂双药化疗(BCP)标准治疗方案有明显OS获益。

其它的PD-L1抑制剂,还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临床试验阶段努力。

而CameL试验的ORR高达60%,众所周知,免疫治疗有着一旦达到缓解,就能持续获益,长期生存的特点,这也让卡瑞利珠单抗的长期OS获益颇受期待。

目前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肺鳞癌的III期试验已在进行中。此外卡瑞利珠单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apatinib),也在非鳞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中取得了初步成功,未来有望实现肺癌“去化疗”治疗[9-11]。

当下强势,未来可期。以卡瑞利珠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治疗中国力量,还会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期待这样的好消息,一次又一次地传来,为中国医生提供更强武器,造福更多中国患者。

参考资料:

1.Carbone D P, Reck M, Paz-Ares L, et a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 376(25): 2415-2426.

2.Gandhi L, Rodríguez-Abreu D, Gadgeel S, et al.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8, 378(22): 2078-2092.

3.Mok T S K, Wu Y L, Kudaba I, et al. The Lancet, 2019, 393(10183): 1819-1830.

4.Zhou C, Chen G, Huang Y, et al.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 2019, 14(10): S215-S216.

5.Duan J, Cui L, Zhao X, et al. [J]. JAMA Oncology, 2020, 6(3): 375-384.

6.HW A,et al. Lancet Oncol. 2019 Jul;20(7):924-937.

7.Socinski M A, Mok T S K, Nishio M, et al. 2020 June 22-24. Philadelphia (PA): AACR; 2020, Abstract CT216.

8.Zhou C, Gao G, Wang Y N,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9, 37(15_suppl): 9112.

9.Wang J, Zhang Z, Yan X,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20, 38(15_suppl): e21587.

10.Wang J, Fan Y, Zhao J,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111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2020 June 22-24. Philadelphia (PA): AACR; 2020, Abstract CT083.

作者 | 谭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