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发现:一旦患上皮肤癌,身体多半会出现3个异常,千万别忽视

发布于 2025/07/21 20:08

皮肤上突然冒出些奇怪的变化,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过阵子就好了"。可有些信号就像身体拉响的警.报器,特别是当它们持续超过一个月时,真的不能掉以轻心。最近一项涉及上万例病例的研究显示,90%的皮肤癌患者在确诊前都曾注意到这些异常,却因为不了解而延误就医。

一、皮肤上的"不速之客"要警惕

1、形状不规则的黑痣

普通黑痣边缘光滑像铅笔画的圆圈,而危险痣的边缘往往像海岸线般参差不齐。直径超过6毫米(约铅笔橡皮头大小)的尤其要注意,颜色不均匀、呈现棕黑蓝红混杂色的更危险。

2、久治不愈的皮肤溃疡

那些反复结痂又破溃的伤口,特别是出现在经常晒太阳的部位。正常伤口两周内会有明显愈合迹象,如果一个月都不见好,表面还出现珍珠样光泽或毛细血管扩张,就要提高警惕。

3、快速变化的皮肤斑块

原本平坦的皮肤突然隆起,或者原有的痣在短期内明显增大。有些会伴随瘙痒、刺痛感,甚至轻轻触.碰就容易出血。这种变化可能以周为单位发生,不像普通痣是多年缓慢变化。

二、三类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

1、长期户外工作者

建筑工人、农民等职业暴露在紫外线下的时间远超常人。研究显示每天户外工作超过4小时的人,患病风险是普通人的3倍。建议每三个月对着全身镜做次皮肤自检。

2、有家族病史者

直系亲属中有人患过皮肤癌的,自身风险会升高50%。这类人群建议从30岁开始,每年做专业皮肤镜检查,特别注意肩背等自己难以观察的部位。

3、青少年时期严重晒伤过的人

儿童期起泡性晒伤会使黑色素瘤风险翻倍。因为皮肤细胞有记忆功能,幼时的损伤可能在成年后显现。这类人尤其要避免上午10点至下午4点的强烈日照。

三、日常防护的黄金法则

1、阴天也要防晒

紫外线中UVA能穿透云层,玻璃也挡不住。选择SPF30以上、PA+++的防晒产品,每平方厘米皮肤要涂够2毫克(约1元硬币大小)。户外活动时每2小时补涂一次。

2、穿衣比涂霜更管用

密织的深色衣物防护效果最好,专业防晒衣的UPF值要大于40。宽檐帽要能遮挡面部和颈部,墨镜选择标注UV400的款式,能阻挡99%紫外线。

3、每月自检不能少

在明亮光线下的全身镜前,用手机拍下各部位照片存档。特别注意脚底、指缝、头皮等隐蔽部位。发现任何新出现的、变化的皮损,及时到皮肤科做电子皮肤镜检测。

皮肤癌早期治疗几率超过95%,但到了晚期五年生存率会骤降。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可能是身体在拼命发送求.救信号。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就像给皮肤装上安全警.报系统。记住,专业医生的一个简单检查,可能就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