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批评新冠疫苗分配不均,敦促各国更公平地分享疫苗,他表示“世界正处于灾难性道德失败的边缘”。至少有49个高收入国家已经接种了超过3900万剂疫苗,一个最低收入国家只得到25剂。
中国疫苗见证责任担当,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中国主张“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争取让所有国家,所有人群都能买得起用得上疫苗”。中国承诺疫苗面向全球,赋予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受益者涵盖任何国家。无论贫富、无论大小,这是负责任大国胸怀担当的生动体现。
2020年5月,在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宣布将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作为世界公共产品,中国一直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履行这一承诺。
“与美国制造商不同,中国疫苗制造商几乎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全球问题”《纽约时报》在近日刊发的文章中表示,相对于疫苗能否快速转化成金钱的考量。中国似乎更看重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文章援引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全球卫生政策中心主任J·史蒂芬·莫里森的话指出。“中国意识到疫苗方面的缺口,也意识到西方政府会囤积和预购数十亿剂疫苗,让其他国家陷于困境”。文章称中国正在填补西方竞争对手在贫穷国家留下的空白。
为了确保疫苗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公平分配,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呼吁让预防新冠病毒的疫苗成为公共产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8日批评了富裕国家占据了供应的大部分。并敦促各个国家和制造商停止达成涉及疫苗的双边协议,影响到“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的运作。
近些天来,中国疫苗被越来越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青睐,多国领导人都已经或表示要接种中国疫苗。中国也为一些急需的国家无偿援助疫苗和抗疫物资,并与多国展开疫苗合作,履行推动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不过,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不顾自己国内频频出现有人接种疫苗后产生严重副作用甚至死亡的事件。一边攻击中国疫苗“不可靠”,一边到处争抢疫苗,不给穷国“留下一剂”,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痛心地表示,全球在携手抗疫方面的团结力度正在减弱。“疫苗正在迅速流入高收入国家,而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却没有得到任何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