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是大自然馈赠的免费保健品!现代人整天窝在办公室,皮肤接触阳光的时间越来越少。其实每天晒对部位、晒够时间,比吃多少补剂都管用。今天教你解锁晒太阳的正确姿势,把这份"阳光维生素"补到位。
一、晒太阳的三大黄金部位
1、晒后背:给阳气"充电"
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阳经聚集地,特别是大椎穴附近。上午9-11点阳光温和时,背对太阳晒20分钟,能提振阳气。注意别隔着玻璃晒,紫外线穿透率不足50%。
2、晒手心:改善睡眠质量
手掌心有个重要的劳宫穴,下午3-5点摊开手掌晒太阳,能促进褪黑素分泌。特别适合晚上入睡困难的人群,坚持两周就能感受到变化。
3、晒腿脚:预防骨质疏松
下肢远离心脏,血液循环较差。选择阳光充足的午后,卷起裤腿晒15分钟,能促进维生素D合成。中老年人每周晒3次,对增强骨密度特别有益。
二、科学晒太阳的四个要点
1、时段选择有讲究
春秋.季推荐上午10点前、下午3点后,夏季提前到上午9点前和下午4点后。冬.季可以选正午前后1小时,此时紫外线中有益波段最充足。
2、时长要"量体裁衣"
皮肤较白的人从每天10分钟开始,逐渐增加到30分钟。肤色深的群体可以适当延长5-10分钟。出现皮肤发红就要立即停止。
3、防晒措施不能少
面部建议涂抹防晒霜,戴宽檐帽保护眼睛。晒其他部位时,可以用薄纱巾遮挡敏感区域。晒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
4、特殊人群要谨慎
光敏性皮炎患者、正在服用磺胺类药物的群体要避免暴晒。高血压患者晒太阳时要随时监测身体反应。
三、晒太阳的意外收获
1、调节生物钟
早晨晒太阳能抑制褪黑素分泌,帮助晚上更快入睡。研究发现,晨光照射可改善30%的睡眠质量。
2、缓解轻度抑郁
阳光能刺激血清素分泌,英国心理学会建议,季节性情绪失调患者每天至少接受1小时自然光照。
3、提升免疫力
适度紫外线照射可激活人体T细胞,增强免疫系统活性。冬.季多晒太阳的人群,感冒概率降低40%。
别再把晒太阳当成简单的事,掌握这些技巧才能把阳光"吃干榨净"。明早开始,选个舒服的姿势和阳光来个约会吧!记得随身带杯温水,晒完太阳及时补充水分。坚持一个月,你会惊喜地发现连指甲都变得更坚硬有光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