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屎”以来的危机感 人参皂苷Rh2的调节效果

发布于 2021/02/20 14:49

90%以上的人,会在拉完便便后回头多看一眼,剩下的那10%的人表示对此难以理解。或许是觉得非常尴尬,或许是觉得有点恶心,但便便里藏着许多有关肠道是否健康的信息。那么你“方便”后曾注意过自己的便便吗?

学会“便”识肠癌

很多人以为便便就是吃下去的食物中无法被消化吸收的东西,这个认识有待纠正。的确便便的形态能反映出人体饮食内容,但远不止这样。便便的3/4都是水分,另外1/3表现为固体部分。固体部分中,有1/3是从肠道菌群里光荣退役的细菌;有1/3是无法被消化的植物纤维;后1/3固体是个杂牌军,基本上都是身体内的垃圾。重要的是,观察便便可以发现肠癌的早期信号

1、大便恶臭变多。这表示进食高蛋白食物或肉类较多,长此以往会增加肠癌的发病率。

2、大便频率改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排便习惯,只要符合自己的日常规律,就是正常排便。但如果原本1天1次的大便变成1天2~3次,并且伴随排便不净,总想上厕所的症状,就要警惕肠癌。

3、便秘或拉稀。正常情况下的大便是不干不稀,混实而粗的圆柱形状。如果大便变细,或大便形状出现凹槽等情况要重视。另外平时排便正常的人突然连续出现便秘或者腹泻,建议尽早就医检查,排查是否肠癌。

4、大便带血。便血是肠癌和痔疮容易混淆的一个症状,因此要特别注意区分。一般痔疮患者的大便带血,通常是鲜血,多因排便时擦伤患处,血液多数是随着大便排出后滴下来,因此与粪便不相混合,更没有黏液存在。而肠癌患者的便血,主要是黏液、血液、大便三者混合,血液通常是暗红色的,还会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以及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

肠道是个贴心又傲娇的小公举,要学会根据便便的性状、次数、颜色等判断肠道情况,好到医院通过直肠指检或肠镜检查,排查癌变的可能性。另外除了要学会观察以外,面对肠道健康,还应该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如果每日三餐饮食不控制,摄取过量的脂肪,这将对肠道细胞造成反复刺激,会促进肿瘤细胞生长。

所以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果蔬和粗粮,还可以在日常选择一些药膳或食疗来提高免疫力,抵抗肠癌的侵袭。比如抗癌中药灵芝、人参、虫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其中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Rh2,已被研究证实它的活性单体对人体的免疫调节细胞:白介素2、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细胞因子等具有一定的调节活化效果,适合日常服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