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62岁的刘婆婆被诊断为早期肺腺癌,经过手术切除,再配合4次辅助化疗,全家人都以为万事大吉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年11月,术后3次复查时,医生发现陈婆婆的右肺再次出现新病灶,经过诊断,是早期原发性肺癌。
由于陈婆婆刚刚经历过手术和化疗,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所以不适合再进行手术治疗。经过上海市胸科医院的多方会诊,医生决定采取射频消融的治疗方法,经过治疗,陈阿婆恢复良好,尚无复发迹象。
无独有偶,湖南岳阳64岁的老张曾患胆管细胞癌,肿瘤直径2.4厘米。由于肿瘤贴近胃壁,直接切除风险大,经专家讨论,使用消融技术进行治疗,术后肿瘤也消失了。
一、射频消融技术,“烫死”癌细胞
在肿瘤治疗领域,射频消融治疗属于介入治疗的一个类型,这种治疗方式是在CT等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利用物理的热能,“烫死”癌细胞。
射频消融的本质,就是利用物理温度,将癌细胞烫死。临床治疗上,治疗中的温度范围在60℃~100℃之间,在高温之下,癌细胞内的蛋白质和蛋白酶能失去活性,进而使得癌细胞能够在瞬间死去。由于范围有限,因此对健康细胞的影响较小。
此外,冷冻消融的治疗方式,是利用穿刺针进入肿瘤组织内部,而后释放氩气,使得针头周围的温度迅速下降到-100℃左右,而后再释放氦气释放热量,一冷一热的循环作用下,将癌细胞杀死。
射频消融的最大优势是创伤面很小,通常都是使用穿刺针进入肿瘤组织内部释放热量或者冷气。由于创伤小,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程度就大大降低,而且恢复还快,通常不会产生副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和提振患者的生存质量。
二、适合哪些患者做?
1990年,Rossi等医生最先在动物身上尝试了肝脏的射频消融,此后被用于人类的肝脏肿瘤。
目前,射频消融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多种器官肿瘤,临床上常见的癌症类型有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肺癌、转移性肺癌、纵膈肿瘤、腹膜后原发或继发性肿瘤、腹壁原发或继发性肿瘤等。
同时,针对晚期癌性疼痛,也可以使用该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该治疗方法需要穿刺,所以患者必须要耐受穿刺。再者,在超声的引导下要能够准确定位肿瘤的位置。在具体应用上,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医生的综合评估,才能确定是否能采取该治疗方法。
三、不同“消融术”,有何区别?
说起癌症治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手术、化疗和放疗。如今,肿瘤消融术逐渐被人所认识到。
肿瘤消融术是一个大的类型,其中有很多不同类型分支,而且不同的消融术,其适应症也有一定的区别。
1.微波消融术
该种治疗方式起源于日本,1994年在日本首次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该治疗方式升温速度快、高温热场较均匀,而且癌细胞坏死彻底,目前在临床上,主要针对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
2.冷冻消融术
这又被称为“氩氦刀”,在CT或者B超的引导下,而后用穿刺针插入肿瘤组织内部,利用冷热交替的方式来杀死癌细胞。临床上,可用于肝癌、前列腺癌等实体肿瘤的治疗。
3.激光消融术
该疗法是最精准的热消融技术,利用直径300~600 μm可弯曲/水冷光纤插入肿瘤,通过产生热效应,从而使得肿瘤内部发生变化,进而使得癌细胞被杀灭。临床上,针对空腔脏器肿瘤的治疗具有很好的优势,例如胃癌、肠癌、膀胱癌等。
四、延伸:化疗并非“猛虎”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存在肿瘤消融术,效果好副作用也小,为何还要化疗呢?化疗后患者身体不是更差吗?
化疗,是指用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严格意义上,靶向药、免疫疗法也属于化疗,只是相对于常规的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小。
常规的化疗之所以会导致患者身体“变差”,主要原因是,化疗药物在患者体内杀死癌细胞同时,也无差别地杀死了一些健康细胞。正因为如此,患者才会出现脱发、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一系列副作用。
虽然常规化疗会产生副作用,但依然能够有效地杀灭癌细胞,尤其是某些对化疗十分敏感的癌症类型,治疗价值还是很大的。
再者,化疗引发的副作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副作用强烈,有的患者症状轻微,还有的干脆不会出现。而且,如果能在化疗过程中辅助良好的护理和干预措施,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一些副作用,进而让化疗药物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肿瘤的治疗,目前已经有多种治疗方式,都有其必要和优势的一面。对于癌症患者而言,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病状,采取合适的方式,才能最大程度地杀灭癌细胞,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