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9日,国家卫健委公布成立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共42位专家,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王宁利任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
在防控近视方面,大家愿意花钱,不愿意花时间。有些家长愿意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去配眼镜,也不愿意拿出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王宁利在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谈到。
“每天户外两小时,强身健体防近视”是王宁利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一项重要提案,他希望“教育部等部门能够下达强制性指令,要求学校每天安排学生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
《柳叶刀·全球健康》2月17日发表了《全球眼健康特邀重大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近视人数迅速增加,高度近视在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作为该报告的共同作者,王宁利表示:“我国近视患病率逐年增加,在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中,近视患病率已达到90%,在普通大学也达到了80%以上,甚至在小学,近视患病率已超过了30%。高度近视占近视人数的10%左右,在有些大城市已经接近20%。”
王宁利指出,近视防控不是一件小事,若是防控不好,孩子就会从近视变成高度近视,进而变成病理性近视。病理性近视远不是戴眼镜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残致盲。
“OK镜也好,低浓度阿托品也好,它不是一级预防,都只是近视发生后的一种干预。”王宁利强调,近视防控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户外活动。保证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两个小时户外活动,不仅可以控制近视患病人数和已经近视者的近视度数,还可以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近视问题不仅在于近视,它更是整个儿童青少年综合身体素质的一个缩影。”合理的户外运动,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肥胖、脊柱侧弯、心理健康等问题都会有所改善。
“疫情期间,不少学校以网课为主,用眼负担比以前更重了,今年的近视患病率增加了11%,近视的度数也在增加,这就等于无形地做了一个自然对照实验。也更表明户外活动的重要性。”王宁利表示,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防治成效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学校、家长、孩子对近视的危害性都没有足够的认识,在社会竞争面前,往往觉得保护视力远没有“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重要,因此,宁可牺牲孩子的视力,也要让孩子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户外运动两小时”这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推广起来却并非易事。王宁利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学校会提前放学,让孩子回家后进行户外活动。但是孩子回到家后,一来没有人督促他们运动,二来他们不一定有运动的场地,三来家长们往往特别重视孩子的学习,会把时间用来安排他们做作业或者上补习班。虽然学校每周有两到三次体育课,但远远达不到每天两个小时户外活动的标准。有些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甚至在课间休息时也不允许孩子到操场上去活动。”
此外,王宁利在现实生活中也发现,有些家长会积极支持孩子参与户外运动,但当周围大环境都是伏案学习时,会造就家长心理上的不公平感,认为“他看书时间比我家孩子多”,最后“小众难服大众”,不再支持孩子进行户外活动。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胖子”,户外活动对近视的预防亦是如此,效果要1-2年才能看到。“大家可能没有尝到它的好处,所以就不能坚持。”王宁利总结道,“没有成‘同质化’是最大的障碍!近视防控需要强制性的方案执行及科学地组织。”
因此,对比家庭来说,学校似乎更容易推进“户外运动两小时”措施。“户外活动的时间是可以累积的,每一个课间10分钟积累起来,就差不多有四五十分钟。同时,早晨、下午集中半小时课间活动时间,或家长鼓励孩子半小时的运动时间,累计起来一天就可以达到两小时。”王宁利说。
综合以上原因,王宁利介绍,为落实“每天户外两小时”这项举措,他已经与北京汇文小学、汇文初中、北京八中等中小学校达成了初步协议,准备先在这些学校建立试点,进行为期一年的尝试,“如果一年后这些学校学生的近视率得到控制,学习成绩并没有下降,就可以将这项措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