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高血压就不能吃肉了?错的离谱!2种肉放心吃,血压或更稳定

发布于 2025/07/25 14:24

血压计上的数字一超标,很多人立刻把红烧肉、糖醋排骨打入了冷宫。但先别急着当"苦行僧"!最新研究发现,某些肉类不仅不会加重高血压,反而可能成为稳压好帮手。今天就来为"肉食爱好者"平反,告诉你哪些肉可以理直气壮地吃。

一、高血压患者最该吃的两种肉

1、深海鱼肉

三文鱼、鳕鱼等富含Omega-3脂肪酸,能帮助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每周吃2-3次,每次100克左右,对改善血管弹性特别有益。清蒸或烤制最能保留营养,避免油炸破坏不饱和脂肪酸。

2、去皮鸡胸肉

蛋白质含量高达24%,脂肪含量却只有3%。丰富的精氨酸能促进一氧化氮生成,帮助放松血管平滑肌。建议切成薄片快炒,或者撕成鸡丝拌凉菜,既美味又健康。

二、这些吃肉误区要避开

1、不是所有红肉都不能碰

瘦牛肉、兔肉等低脂红肉可以适量食用,每周不超过300克。重点要选择里脊等精瘦部位,烹饪前去掉可见脂肪。

2、加工肉制品才真该戒

香肠、培根、腊肉等含大量亚硝酸盐和钠,是名副其实的"血压炸.弹"。偶尔解馋可以,千万别当成日常蛋白质来源。

3、吃肉不配菜等于白吃

每餐要保证肉类与蔬菜1:3的比例,膳食纤维能延缓脂肪吸收。特别推荐搭配芹菜、菠菜等富钾蔬菜,帮助钠离子排出。

三、科学吃肉的三个黄金法则

1、控制总量

每天肉类摄入不超过自己手掌大小,大约100-150克。可以把肉切成小块或细丝,视觉上显得分量更足。

2、选对时间

午餐吃肉最理想,有足够时间消化代谢。晚餐尽量选择易消化的白肉,避免加重夜间血液黏稠度。

3、低温烹饪

多用蒸、煮、炖等方式,避免高温煎炸产生有害物质。炖汤时记得撇去浮油,减少饱和脂肪摄入。

血压高不等于要过"苦行僧"生活,关键是要吃得聪明。记住这个口诀:"白肉优于红肉,鲜肉胜过腌肉,低温胜过高温"。现在就去市场挑块新鲜的鸡胸肉,晚上给自己做顿既解馋又稳血压的大餐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