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悄悄升高时,身体其实会发出很多求.救信号,可惜很多人都当成了"亚健康"。最近遇到个30岁的程序员,总感觉口渴乏力,体检才发现空腹血糖已经飙到9.8!像他这样的"隐形糖人"现在越来越多了...
一、这些异常可能是血糖报.警器
1、突然变成"水牛"
每天喝水量超过3升还是口干,尤其夜间频繁起床喝水。这不是天气干燥,而是血糖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改变引发的生理反应。
2、厕所变成"第二办公室"
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特别是夜尿超过3次。肾脏在拼命排出多余糖分时,会带走大量水分形成渗透性利尿。
3、体重莫名"跳水"
没有刻意节食运动,一个月掉秤超过5斤。当细胞无法利用血糖供能时,身体就会分解脂肪和肌肉来代偿。
二、容易被忽视的隐蔽症状
1、皮肤总在"闹脾气"
颈部、腋下出现黑色棘皮样改变,或者反复长疖肿。高血糖环境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引发色素沉着和感染。
2、视力开始"打马赛克"
看东西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像相机对不上焦。这是晶状体在高糖环境中发生渗透性肿胀导致的暂时性屈光改变。
3、手脚像有"蚂蚁爬"
手指脚趾对称性麻木、刺痛,夜间尤其明显。长期高血糖会损伤末梢神经,这种病变往往不可逆。
三、哪些人该立即测血糖
1、直系亲属有糖尿病史
父母一方患病,子女风险增加3倍;双方都患病,风险提升6倍。
2、腰围超标的"苹果身材"
男性≥90cm、女性≥85cm,内脏脂肪越多,胰岛素抵抗越严重。
3、妊娠期有过高血糖
即便产后恢复正常,未来患2型糖尿病风险仍比常人高7倍。
四、抓住逆转黄金期
1、空腹血糖6.1-7.0mmol/L
这个阶段通过生活方式干预,57%的人可以避免发展为糖尿病。
2、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建议做糖耐量试验,同时检查胰岛素分泌曲线。
3、糖化血红蛋白5.7%-6.4%
反映近3个月血糖水平,比单次测量更具参考价值。
别等"三多一少"典型症状出现才重视,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初期根本没有明显症状。建议35岁以上人群每年测一次空腹血糖,有高危因素的每半年加测餐后血糖。记住:早发现早干预,胰腺功能还有机会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