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医疗在 线商城亮相2021年春季CMEF

发布于 2021/05/14 10:45 齐鲁在线网

洋葱这种厨房常客,最近在养生圈又火了一把!切洋葱时让人流泪的"罪魁祸首",恰恰是它最珍贵的营养密码。不过先别急着天天吃,有些人的体质还真不适合和洋葱"做朋友"。

一、洋葱防血栓的真相

1、槲皮素的秘密武器

洋葱表皮含有的槲皮素,能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这种天然抗氧化剂,比某些维生素的活性还要高3倍。紫皮洋葱的含量尤为突出,是白洋葱的2倍多。

2、有机硫化物的双重防护

切洋葱时辣眼睛的挥发物,进入人体后会转化成烯丙基二硫化合物。这种物质能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相当于给血管做了个"疏通保养"。

3、前列.腺素A的调节作用

洋葱是极少数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这种特殊成分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每天摄入半个中等大小的洋葱,就能起到辅助调节作用。

二、这样吃洋葱效果更好

1、生吃保留活性物质

凉拌时选择紫皮洋葱,切丝后冰水浸泡20分钟去辛辣。搭配木耳或苦菊,淋上橄榄油和柠檬汁,营养吸收率提升40%。

2、低温快炒锁住营养

炒制时油温控制在150℃以下,快速翻炒1分钟内出锅。与牛肉或鸡蛋搭配,能促进硫化物转化。注意炒前要把洋葱表面的水分擦干。

3、巧用洋葱芯煮汤

炖肉汤时放入整个洋葱(不去皮),煮好后捞出。这样既能去油腻,又能溶出更多槲皮素。汤色金黄的关键是把洋葱烤至微焦再入锅。

三、三类人要谨慎食用

1、胃肠敏感人群

洋葱的刺激性成分可能诱发胃痉挛。有慢性胃炎的人建议选择煮熟透的洋葱,每次食用不超过50克。空腹时更要避免食用。

2、正在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

洋葱的天然抗凝特性可能与药物产生协同作用。服用华法林等药物期间,需咨询医生调整洋葱摄入量,避免凝血时间异常延长。

3、易过敏体质者

少数人对洋葱中的硫化物过敏,会出现皮肤瘙痒或呼吸道不适。初次尝试可少量食用观察反应,过敏人群要完全避免接触洋葱制品。

洋葱就像个"血管清道夫",但也要讲究食用方法。胃肠功能正常的中老年人,可以每周吃3-4次,每次半个左右。记住,再好的食物也要量力而行,别让养生变成伤身。下次切洋葱流泪时,想想它正在帮你清理血管,或许就没那么难受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