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生命微肿瘤PTC药敏检测技术亮相西京,共话肿瘤多学科诊治
发布于 2021/05/25 13:38 丁香园
发布于 2021/05/25 13:38 丁香园
五月的芬芳,沁人心脾,在这个春末夏初的季节,迎来了第十二届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新进展学术大会,本次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五湖四海群贤毕至,共话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新进展。基石生命首席科学家席建忠教授受邀参会并作了“基于微肿瘤芯片开展肿瘤精 准医学研究”的精彩报告。同时,基石生命携微肿瘤(PTC)药敏检测技术惊艳亮相,为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提供了新方向。
2021年5月22日上午,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新进展学术大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香格里拉酒店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四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分享了国内外肿瘤诊疗新进展,通过这次学术会议,为肿瘤多学科综合诊治提供新思路。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泽民教授主持,他代表主办方对与会的专家及同道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肯定了大会近年来的发展成就。
会上,基石生命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席建忠教授在“基于微肿瘤芯片开展肿瘤精 准医学研究”的专题报告中指出,近年来,虽然PDO 和PDX在临床研究方面有用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PDX模型构建周期比较长,而且小鼠细胞会侵染肿瘤细胞,影响预后;PDO模型缺乏免疫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细胞嵌在基质胶里,标准化难,部分药物疗效预测不准确。
基于以上问题,席教授指出,一个好的模型应该好传代,好培养,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首先作为一个临床模型,应该关注临床指标,准确性要好;其次满足临床需求,周期要短,2周内出药敏结果;最后要有推广意义,实现标准化,包括浓度,cutoff值。我们团队研发的微肿瘤(PTC)模型,正好可以满足以上需求。
目前,我们微肿瘤(PTC)药敏检测技术可以做一些肿瘤新机制研究,临床一致性高达93%,2周内出药敏结果,为个体化治疗测试提供了平台;样本来源于手术组织、穿刺组织和胸腹水,安全性高;在胃、肠、乳腺癌和骨肉瘤等方面应用很成熟,适合多个癌种。同时,我们团队正在开展一些免疫方面的研究。最后,席教授提出,通过本次学术分享,我们希望得到各位临床大咖的帮助,加大彼此之间合作力度,加速微肿瘤(PTC)临床推广。
会后,专家对微肿瘤芯片给予了肯定,提出特别对一些没有靶标的癌种,微肿瘤(PTC)模型在化疗药物疗效的判定,动态观察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会议外的基石生命展台现场,专家学者接踵而至,对微肿瘤(PTC)药敏检测技术展现了浓厚的兴趣,都在纷纷咨询和了解这项新技术,技术人员从技术背景、原理到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此次会议,各位专家学者广泛交流了肿瘤防治研究的新进展,深入探讨了肿瘤防治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推动我国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总结并普及临床经验及新技术新方法、促进学术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这次学术交流大会,我们的PTC技术得到了更多专家学者的知悉和认可,为未来PTC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砥砺我们不断前行,为精 准医学研究做贡献,为肿瘤患者谋福音!
上一篇 : 石家庄蓝天中医院男科可靠吗 24小时网上咨询服务
下一篇 : 新冠病毒的德尔塔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