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偏高时,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我得了高血压"。但你知道吗?血压数值的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单次测量偏高并不等于确诊高血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血压,以及它的典型表现。
一、血压偏高≠高血压,这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
1、测量时的状态
刚爬完楼梯、情绪激动、憋尿时测量,血压可能暂时升高20-30mmHg。建议静坐5分钟后再测。
2、测量时间的影响
人体血压存在昼夜节律,通常早晨较高,夜间较低。不同时间段测量结果可能相差10-15mmHg。
3、测量方法的差异
袖带过紧或过松、测量姿势不正确都会影响结果。正确的做法是袖带与心脏平齐,背部有支撑。
二、确诊高血压的6个典型表现
1、持续性血压升高
在不同日测量3次以上,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才考虑高血压诊断。
2、晨起头晕头痛
高血压患者常见清晨枕部胀痛,这与晨峰血压升高有关,通常在起床活动后逐渐缓解。
3、夜间多尿
血压升高会影响肾脏浓缩功能,导致夜尿增多,这是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信号。
4、视物模糊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动脉硬化,出现视物模糊、眼前黑点等症状。
5、胸闷心悸
心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可能出现左室肥厚,表现为活动后胸闷、心慌。
6、鼻出血频繁
高血压患者鼻腔小血管脆性增加,在干燥季节容易反复鼻出血。
三、如何正确监测血压?
1、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推荐使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注意校准。腕式血压计误差较大,不建议作为诊断依据。
2、建立测量习惯
建议每天固定时间测量,早晨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睡前各测一次,连续记录一周。
3、注意测量细节
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喝咖啡;测量时保持安静,双腿不交叉,不说话。
四、血压偏高的科学应对
1、改善生活方式
减少钠盐摄入,每天不超过5g;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保持BMI在24以下。
2、调节心理状态
长期压力会使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学习正念呼吸、冥想等减压技巧很有帮助。
3、关注睡眠质量
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密切相关,打鼾严重者建议进行睡眠监测。
4、谨慎用药原则
是否需要用药要由医生评估,切勿自行服用降压药或调整剂量。
血压问题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必过度紧张。重要的是建立科学的监测习惯,及时发现异常。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降压药",从今天开始关注自己的血压健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