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元丽珠V-01疫苗临床数据亮眼,重组蛋白疫苗与灭活疫苗哪个更好?

发布于 2021/08/26 17:48 一点资讯网


进入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疫情形势再度升级,时刻提醒着我们:必须赢得这场与时间的赛跑。截至8月18日,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突破19亿剂次,本轮接种1亿剂次新冠疫苗用时8天。

中长期来看,随着疫情常态化防控和不可预计的新冠疫情反复波动,新冠疫苗需求将持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共有近百种款新冠疫苗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国内获有条件批准上市共4款,获得紧急使用批准2款,相关产品需求量仍难以满足当前民众需求度。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由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丽珠生物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项目代码:V-01)研发再获突破性进展,其II期临床试验数据于《中华医学杂志》发布,数据显示出V-01新冠疫苗具有优异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II期论文研究成果在中华医学期刊网同步发布。

那么,作为新冠疫苗技术路线之一,一直备受关注的重组蛋白疫苗与灭活疫苗到底有何区别?我们不妨来共同看一下。

重组蛋白疫苗与灭活疫苗的生产方式不同

灭活疫苗是先将病毒的毒株分离出来,然后进行培养,再将这些活病毒杀死,避免了病毒的感染力和复制力,但是保留了病毒刺激人体产生免疫的部分功能。

而重组蛋白疫苗主要是将有效的成分,在体外通过基因工程的方式,在体外的细胞中来表达,通过生物反应器生产蛋白最后制作成的一种疫苗。

两种疫苗安全性如何?各有什么优势?

重组蛋白疫苗与灭活疫苗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技术标准及有关国家技术标准。它们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是有一定数据支撑的,并且也都有各自的优势。

灭活疫苗主要优势是:疫苗的成分和天然的病毒结构比较相似,免疫应答也比较强,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疫苗比较稳定,能在2摄氏度至8摄氏度的环境中保存两到三年,运输方便。

而重组蛋白疫苗主要有三个优势:第一,不养活病毒,无需担心病毒外泄,对生产车间的生物安全等级要求低;第二,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病毒S蛋白上的RBD蛋白,能实现高产量、高纯度、低成本;第三,重组蛋白疫苗只含RBD蛋白,纯度高,安全性更好。这类疫苗里的优秀代表就是已有30年生产与使用经验的乙肝疫苗。

据悉,本次健康元丽珠V-01的II期临床试验参与者包括18-59岁的年轻人和60岁以上的老人,并将青年和老年受试者分别招募到单剂量组和两剂量组中。从II期临床初步数据来看,V-01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此外,与青年组相比,老年组还表现出更有利的安全性。

由于老年人群在COVID-19流行期间发生严重或危重病例的风险更高,所需的医疗费用也更高。而此次临床结果表明,V-01有可能成为普通老年人群很有价值的预防性候选疫苗。

综合来说,两种新冠疫苗各有优势,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最重要是结合抗原本身的特性、病原体本身的特性,采用适合的工艺研制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疫苗。

我国疫苗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新冠肺炎疫情下疫苗接种的市场需求仍将持续扩大,像重组蛋白疫苗等一类的新技术路径研发将不断受到市场与行业的关注、研究。未来十年,疫苗行业整体亦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而行业的发展背后一定是优秀的生物医药企业潜心的布局与努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