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眼科院长郭海科教授:注意!这3种疾病,对白内障治疗有影响
发布于 2021/12/09 17:24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21/12/09 17:24 复禾健康
骨质疏松这个"隐形杀手",正在悄悄偷走长辈们的健康。很多老人明明每天喝牛奶、吃钙片,骨密度却还在持续下降。问题可能出在日常餐桌上——有些看似无害的食物,正在加速钙质流失。今天就带大家揪出这些"偷钙贼",特别是第四种,很多家庭天天都在吃!
一、高盐食物:钠和钙的"跷跷板效应"
1、腌制品的双重伤害
腊肉、咸菜等腌制食品含盐量惊人,每摄入6克盐就会流失40-60毫克钙。更糟的是,腌制过程产生的亚硝酸盐还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
2、隐形盐的重灾区
挂面、速冻食品、调味酱料等加工食品,钠含量往往超乎想象。购买时要仔细看营养成分表,选择钠含量≤120mg/100g的产品。
二、碳酸饮料:骨骼的"酸性炸.弹"
1、磷酸的掠夺机制
可乐等碳酸饮料含有大量磷酸,会与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磷酸钙排出体外。每天喝300ml碳酸饮料,骨折风险增加14%。
2、咖啡因的协同作用
某些碳酸饮料还含咖啡因,会加速尿钙排泄。如果实在想喝,建议同时摄入高钙食物,并控制每周不超过2次。
三、过量咖啡:提神背后的代价
1、利尿作用加速钙流失
每摄入100mg咖啡因(约1杯中杯美式),尿钙排出量增加2-3mg。老年人每天咖啡因摄入应控制在200mg以内。
2、正确的饮用方式
喝咖啡时添加牛奶能部分抵消钙流失,最好选择餐后饮用,避免空腹刺激胃酸分泌影响钙吸收。
四、酒精饮品:骨细胞的"麻醉剂"
1、直接抑制成骨细胞
酒精会干扰维生素D代谢,每天饮用超过30克酒精(约2两白酒),骨形成率下降50%。
2、破坏营养吸收
酗酒会导致胰腺功能受损,影响脂肪和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间接导致钙、镁等矿物质缺乏。
特别提醒:动物蛋白摄入也要适量!虽然蛋白质是骨骼重要组成,但过量红肉(每天>200g)会使血液呈酸性,机体不得不调动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
这些偷钙食物不是完全不能吃,关键要控制频率和量。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异常。记住,预防骨质疏松不是单纯补钙,更要堵住这些"漏钙"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