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观新闻8日报道,我国新冠疫情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怎样挽救更多老年人等脆弱人群的生命?昨天举行的第二届光华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作了主题演讲。在他看来,中国进入大规模流行第一波后,将逐渐进入地方性流行阶段,与世界“同步”。
在从大规模流行到地方性流行的转化期,他呼吁尽快根据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群基数,完成药物储备。“如果能对100%高危因素患者覆盖抗病毒药物,将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群的重症率。”他还呼吁:尽快将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全程接种率提升至90%。
在应对疫情第一波冲击的优化防控应对方案中,做好药物储备工作也非常重要。目前,抗新冠病毒药物已进入多管线竞争局面,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阿兹夫定、莫诺拉韦、单克隆抗体、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给脆弱人群的临床救治带来了多种选择。此外,托珠单抗、巴瑞替尼等抗炎症药物也已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