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新发现:中午多睡1小时,老年人心梗风险或增加40%?真相如何

发布于 2025/08/21 15:29

午睡这件小事,最近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人说午睡是“长寿秘诀”,也有人说午睡会增加心梗风险。特别是那个“午睡1小时,心梗风险增加40%”的说法,让不少习惯午睡的老年人心里直打鼓。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午睡到底该怎么睡才健康。

一、午睡和心梗的真相:40%这个数字靠谱吗?

1、研究数据要辩证看

这个“40%”的数据确实来自一项研究,但研究针对的是特定人群——65岁以上、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老年人。对健康人群来说,午睡并不会带来这样的风险。

2、午睡时长才是关键

研究发现,超过1小时的长时间午睡,确实可能影响夜间睡眠质量,进而对心血管产生负担。但30分钟以内的短时间午睡,反而有助于恢复精力。

3、个体差异很重要

是否适合午睡、午睡多久,要结合个人健康状况。比如血压波动较大的人,午睡时间就需要特别注意。

二、科学午睡的3个黄金法则

1、控制时长:20-30分钟最佳

短时间午睡能快速恢复精力,又不会进入深度睡眠导致醒来后头晕。可以设个闹钟提醒自己。

2、选对时间:下午1-3点最合适

这个时间段是人体自然的休息期,体温会轻微下降,更容易入睡。太晚午睡会影响夜间睡眠。

3、注意姿势:能躺不坐,能坐不趴

有条件最好躺着睡,其次是靠在椅背上。趴着睡不仅不舒服,还可能压迫眼球和颈椎。

三、这些人群午睡要特别注意

1、失眠患者

晚上本来就睡不好的人,白天午睡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内,避免影响夜间睡眠。

2、低血压人群

午睡后起床动作要慢,最好先在床边坐一会儿,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

3、糖尿病患者

要注意监测餐后血糖,避免出现“午睡后高血糖”现象。

4、胃食管反流患者

饭后不要立即平躺,建议间隔30分钟再午睡,可以适当抬高上半身。

四、午睡的正确打开方式

1、营造合适环境

拉上窗帘减少光线,保持环境安静,温度适宜。可以准备眼罩和耳塞。

2、睡前放松心情

听听轻音乐或做几分钟深呼吸,帮助更快入睡。避免带着工作压力午睡。

3、醒后适当活动

起床后可以做些伸展运动,喝杯温水,帮助身体从睡眠状态过渡到活动状态。

五、关于午睡的常见疑问解答

1、午睡会让人变笨吗?

恰恰相反,适度午睡能提升记忆力、创造力和学习能力。但睡太久可能会暂时出现“睡眠惰性”。

2、不午睡下午就没精神怎么办?

可以尝试闭目养神10分钟,或者做几分钟深呼吸,同样能恢复精力。

3、为什么午睡后更累了?

可能是睡得太久进入了深度睡眠阶段,建议缩短午睡时间。

午睡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怎么睡。与其纠结那“40%”的风险,不如掌握科学的午睡方法。记住这几个数字:20-30分钟、下午1-3点、能躺不趴。把这些要点记在心里,就能安心享受午睡带来的好处了。毕竟,老祖宗留下的“午休”传统,能流传至今自然有其道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