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纪后,不少人发现自己的“难言之隐”越来越频繁地找上门。那种坐立不安的感觉,确实让人困扰。为什么年龄越大,痔疮越容易发作?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身体变化的秘密。
一、年龄增长带来的4个生理变化
1、肌肉组织逐渐松弛
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肉和肛门括约肌的弹性会自然下降。这种松弛状态使得直肠静脉更容易淤血,形成痔疮。
2、静脉回流能力减弱
血管壁的弹性蛋白减少,静脉瓣功能减退,导致肛门周围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压力增大后形成静脉曲张。
3、肠道蠕动减慢
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肠道蠕动变慢,粪便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后容易导致便秘。
4、胶原蛋白流失
皮肤和黏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减少,肛门垫的支持结构变得薄弱,更容易发生脱垂。
二、容易被忽视的4个生活习惯
1、如厕时间过长
很多人喜欢在厕所刷手机,不知不觉就蹲了十几分钟。这种习惯会增加腹压,加重静脉淤血。
2、饮食结构不合理
精细主食过多,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水分补充不够,这样的饮食组合很容易引发便秘。
3、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
长时间保持坐姿,特别是软座,会使肛门部位血液循环受阻,增加痔疮发生风险。
4、忽视便意
工作忙时强忍便意,等有空时却发现已经排不出来了。这种习惯会导致粪便干结,排便时更费力。
三、中老年人痔疮管理的3个要点
1、调整饮食结构
每天保证25-30克膳食纤维摄入,多吃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同时要喝足够的水,建议每天1500-2000毫升。
2、建立规律排便习惯
每天固定时间如厕,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尝试。每次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过度用力。
3、保持适度运动
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温和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凯格尔运动对强化盆底肌特别有帮助。
四、需要特别注意的2种情况
1、出血量较大或频繁
如果出现鲜红色血便,特别是出血量较大或频繁发生,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2、肿块无法回纳
当痔疮脱出后不能自行回纳,或者伴有剧烈疼痛,可能发生了嵌顿,需要专业处理。
年龄带来的身体变化我们无法逆转,但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完全可以减少痔疮发作的频率和程度。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现在开始,给自己的身体多一点关注,让这个“难言之隐”不再成为生活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