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发生与长期缺乏叶酸有关

发布于 2023/10/07 15:33 复禾健康

清晨一杯温水,本是养生标配,可对血压偏高的长辈来说,这杯水喝不对可能暗藏风险。最近有研究发现,不当的饮水方式确实可能增加脑梗发生几率,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一、喝水与脑梗的潜在关联

1、血液黏稠度变化

夜间长时间不饮水会导致血液浓缩,晨起突然大量饮水可能造成血液稀释过快。这种剧烈波动会增加血管内皮损伤风险,特别是已有动脉硬化的人群。

2、血容量突然增加

短时间内摄入500ml以上液体,会使循环血量骤增10%-15%。对于心脏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可能诱发血压剧烈波动,增加脑血管意外风险。

二、高血压老人饮水两大禁忌

1、忌“牛饮式”猛灌

很多老人习惯一口气喝完整杯水,这种饮水方式会使心脏负荷瞬间加重。正确做法是小口慢饮,每次100-150ml,间隔15-20分钟。

2、忌冰水刺激血管

低于20℃的冷水会引发血管痉挛,有研究显示饮用冰水后收缩压可能短暂升高20-30mmHg。建议饮用35-40℃的温水,尤其避免晨起空腹喝冰水。

三、科学饮水时间表

1、晨起第一杯水

起床后先含漱再小口饮用,总量不超过200ml。可先在床边静坐3分钟,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发眩晕。

2、服药前后饮水

服用降压药时饮水量控制在50-100ml,避免影响药物浓度。服药后半小时再补充适量水分。

3、睡前饮水策略

睡前一小时饮用100ml温水,既能预防夜间血液黏稠,又不会增加起夜频率。可在水中加入少许柠檬片帮助吸收。

四、容易被忽视的饮水细节

1、隐形水分摄入计算

汤粥、水果中的水分也要计入每日总量,避免过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每天总液体摄入建议控制在1500-2000ml。

2、运动后补水技巧

运动出汗后要采用“少量多次”原则,每次补水量不超过汗液流失量的80%。可适当加入微量盐分帮助锁水。

3、监测身体信号

注意观察尿液颜色(理想是淡黄色)和眼睑水肿情况。出现持续水肿或夜尿增多(超过2次)要及时调整饮水量。

记住,喝水不是越多越好,关键是要喝得聪明。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更要讲究饮水方法。把这些小细节分享给父母吧,让他们喝得安心又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