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大夫:深耕研发 细微处呵护女性健康
发布于 2023/10/08 11:37
发布于 2023/10/08 11:37
糖尿病患者每天坚持散步确实能帮助控制血糖,但方法不对可能适得其反。掌握正确的散步方式,才能让这项最简单的运动发挥最大效益。
1、肌肉运动促进糖分消耗
散步时全身肌肉都在活动,会大量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这种消耗不需要胰岛素参与,特别适合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
2、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规律散步能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度,相当于让有限的胰岛素发挥更大作用。研究显示,坚持3个月每天散步,胰岛素敏感性可提升20%以上。
3、调节肝脏糖原代谢
适度的有氧运动能优化肝脏调节血糖的功能,避免出现餐后血糖骤升或夜间低血糖的情况。
1、时间选择有讲究
最佳时段是餐后1小时开始散步,这时正好是血糖上升期。避免空腹散步,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容易引发低血糖。
2、持续时间要足够
每次散步建议持续30-45分钟,时间太短效果有限。可以分早晚两次进行,但每次不少于20分钟。
3、强度控制很重要
保持能正常说话的运动强度最合适。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微微出汗但不气喘,步速约每分钟100步左右。
4、随身携带应急物品
必备血糖仪、糖果和糖尿病识别卡。出现心慌、手抖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停止运动并测血糖。
1、血糖过高时暂缓运动
空腹血糖超过16.7mmol/L或尿酮体阳性时,运动会加重代谢紊乱,应该先控制血糖再恢复散步。
2、并发症患者要调整方式
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避免剧烈摆头动作,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要特别注意足部保护,选择柔软的运动鞋。
3、天气极端时改变方案
炎热天气选择早晚凉爽时段,寒冷天气注意保暖。极端天气可改为室内原地踏步或爬楼梯。
4、药物调整期加强监测
刚开始使用胰岛素或更换降糖药期间,要增加血糖检测频率,根据数据调整运动量和饮食。
1、加入间歇变速走
每散步5分钟后快走1分钟,这种交替模式比匀速走降糖效果提升30%。
2、配合上肢动作
摆动双臂或手持小哑铃,能动员更多肌肉参与消耗血糖。
3、选择有坡度路线
适当的上坡行走可以增加运动强度,但要注意控制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
坚持正确的散步方法,配合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很多糖友的血糖都能得到明显改善。记住要从10分钟开始循序渐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节奏。现在就开始制定你的每日散步计划吧,让脚步成为控糖的好帮手!
上一篇 : 打造“肿瘤全病程诊疗康复”第一品牌,为患者保驾护航
下一篇 : 壹大夫:呵护女性私处健康 受到女性朋友广泛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