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种保健品其实坑钱又伤身,劝告父母,谨慎购买

发布于 2025/08/19 16:08

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产品打着“神.奇功效”的旗号,价格虚高不说,还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中老年人往往容易被夸张的宣传所吸引,作为子女,我们有责任帮他们擦亮眼睛。

一、这些保健品要格外警惕

1、号称能“根.治”慢性病的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规范治疗,任何宣称能“根.治”、“替代药物”的保健品都不可信。长期服用可能延误正规治疗。

2、成分不明的“祖传秘方”

没有标注具体成分和含量的产品风险最大,可能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导致肝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3、过度包装的“高科技”产品

纳米技术、量子能量等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往往是营销噱头,实际效果缺乏科学依据。

二、保健品选购的三大误区

1、贵的就是好的

价格与效果没有必然联系,很多高价保健品成本可能不到售价的十分之一。

2、进口的肯定更靠谱

国外保健品监管标准不同,不一定适合中.国人体质,还可能存在假冒问题。

3、吃越多越有效

过量补充某些营养素反而有害,比如维生素A、D过量可能中毒。

三、给父母的实用建议

1、优先食补

均衡饮食就能获取大部分营养素,比如喝牛奶补钙比吃钙片更易吸收。

2、认准“蓝帽子”

购买时要查看是否有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蓝帽子)及批准文号。

3、控制种类数量

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可能产生相互作用,最好不超过2-3种。

4、定期体检监测

服用保健品期间要定期检查相关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停用。

保健品不是必需品,更不是“万能药”。与其花大价钱买效果存疑的产品,不如帮父母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记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才是最好的“保健品”。下次看到父母又想买保健品时,不妨先陪他们聊聊这些知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