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有些产品打着“神.奇功效”的旗号,价格虚高不说,还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中老年人往往容易被夸张的宣传所吸引,作为子女,我们有责任帮他们擦亮眼睛。
一、这些保健品要格外警惕
1、号称能“根.治”慢性病的
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规范治疗,任何宣称能“根.治”、“替代药物”的保健品都不可信。长期服用可能延误正规治疗。
2、成分不明的“祖传秘方”
没有标注具体成分和含量的产品风险最大,可能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导致肝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3、过度包装的“高科技”产品
纳米技术、量子能量等听起来高大上的概念,往往是营销噱头,实际效果缺乏科学依据。
二、保健品选购的三大误区
1、贵的就是好的
价格与效果没有必然联系,很多高价保健品成本可能不到售价的十分之一。
2、进口的肯定更靠谱
国外保健品监管标准不同,不一定适合中.国人体质,还可能存在假冒问题。
3、吃越多越有效
过量补充某些营养素反而有害,比如维生素A、D过量可能中毒。
三、给父母的实用建议
1、优先食补
均衡饮食就能获取大部分营养素,比如喝牛奶补钙比吃钙片更易吸收。
2、认准“蓝帽子”
购买时要查看是否有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蓝帽子)及批准文号。
3、控制种类数量
同时服用多种保健品可能产生相互作用,最好不超过2-3种。
4、定期体检监测
服用保健品期间要定期检查相关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停用。
保健品不是必需品,更不是“万能药”。与其花大价钱买效果存疑的产品,不如帮父母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记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才是最好的“保健品”。下次看到父母又想买保健品时,不妨先陪他们聊聊这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