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手术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每当听到身边有人做了这个手术,总会引发一阵讨论:“这么年轻就放支架?”“放了支架是不是就废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怕的“救.命神器”。
一、心脏支架到底是什么?
1、微型网状管道
心脏支架是一种直径2-4毫米的金属或可吸收材料制成的网状管,通过微创手术植入狭窄的冠状动脉,撑开堵塞的血管。
2、不是永久性装置
现代支架表面涂有药物,能缓慢释放防止血管再狭窄。部分新型支架在完成使命后会被人体吸收。
3、手术过程像“通下水道”
医生通过手腕或大腿的血管插入导管,在X光引导下将支架送到堵塞部位,整个过程通常只需30-60分钟。
二、什么情况需要放支架?
1、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完全堵塞导致心肌缺血时,支架能快速开通“生命通道”,抢.救濒死的心肌细胞。
2、药物控制无效的心绞痛
当药物治疗后仍频繁胸痛,影响生活质量时,支架能显著改善症状。
3、血管狭窄超过70%
临床研究显示,当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超过这个临界值,支架植入的获益明显大于风险。
三、关于支架的常见误区
1、“放了支架就要终身吃药”
确实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但这是治疗冠心病本身的需要,并非单纯因为放了支架。
2、“支架会移位或脱落”
支架一旦展开就会牢牢贴合血管壁,日常活动不会造成移位,更不会“掉出来”。
3、“支架有使用期限”
支架没有所谓的“保质期”,只要维护得当,可以终身发挥作用。
四、放了支架后要注意什么?
1、严格遵医嘱用药
特别是抗血小板药物,擅自停药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
2、循序渐进运动
术后1-2周避免剧烈运动,之后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运动量。
3、控制危险因素
继续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限酒,这些比放支架更重要。
4、定期随访复查
术后1、3、6、12个月需要复查,评估支架情况和药物效果。
心脏支架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万能灵药。是否需要植入,要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综合判断。记住,支架解决的是“管道”问题,而维护“管道”健康的关键,还是在于日常的健康管理。与其纠结要不要放支架,不如从现在开始爱护你的心脏,让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