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未来,《2024中国膝骨关节炎临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发布于 2024/01/25 17:30 复禾健康
发布于 2024/01/25 17:30 复禾健康
岁序常易,华章日新。1月18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主办的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2023年年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会上,《2024中国膝骨关节炎临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2024 KOA专家共识”)重磅发布,为规范KOA临床诊疗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导方针!
值此契机,为促进临床医生学术沟通与交流,共享临床诊疗知识和经验,提高KOA诊疗水平,本次专家访谈邀请了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曾小峰教授、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骨关节炎学组组长张志毅教授、深大华南医院副院长黄慈波教授,围绕新共识与KOA的临床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共话临床实践与未来发展方向。
新时代,2024KOA专家共识助力推动KOA临床关注新高度
膝骨关节炎(KOA)是退变性骨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退变、滑膜炎症以及继发性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以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KOA是骨关节炎(OA)最常见的一个类型,目前我国KOA患病率约为18%,其中男性患病率11%,女性患病率19%。曾教授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我国55岁以上的人群中60%有KOA影像学改变,65岁以上的老年人KOA发病率达85%。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可谓是KOA的“超级大国”,规范的KOA诊断及治疗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临床对其关注不足,主要归于三大原因:①社会各界对KOA的认识不足;②临床缺医少药是一大重要原因;③KOA异质性强,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这也导致临床在KOA诊治方面存在许多未满足的需求。2024 KOA专家共识的发布有助于改善临床对KOA的认识,提高临床规范化诊治的水平,也有助于减少患者病急乱求医乱治疗而导致的一些问题。
张教授从病因层面,发表了个人观点。KOA病因复杂,病情反复,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居住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一个病因——生物力学的改变,如先天性O形腿、先天性关节畸形等,这类患者需外科矫正。此外,KOA的形成还有炎症、代谢、免疫等因素,需要内科医生的关注。因此,KOA的诊治应多学科参与,包括骨科、风湿科、代谢病科、康复科、运动医学等。且KOA在不同时期的干预措施不一样,“上工治未病”,早认识、早发现、早干预,早期可去除危险因素(如肥胖,科学运动是良药),治疗阶段个体化,才能使患者获得良好结局。
新征程,2024KOA专家共识利于提升KOA临床管理新水平
曾教授介绍道,本次专家共识的制订是根据国际上制订共识指南的公认方法——GRADE法,通过对证据的不同级别推荐来进行选择,其循证医学证据的筛选非常严格,确保了推荐意见的科学性。新旧指南/共识的不同之处往往是关注的热点之一。2024 KOA专家共识更新的亮点包括KOA的患者分型、基于新循证的药物选择等。因为根据KOA的高度异质性,行之有效的分型策略能够帮助患者选择更有针对性的药物,有效实现临床治疗个体化。对此,曾教授谈到,“我们主张应该根据膝关节磁共振来对患者的软骨破坏进行评估,在不同的情况下,治疗需个体化,如软骨破坏性的滑膜增生,这在某些层面与类风湿的病理基础有相同之处,因此,我们认为,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的治疗可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
2024 KOA专家共识提出对患者进行影像学分型,依据快速骨关节炎磁共振程度评分(ROAMES)区分炎症型、软骨下骨型、半月板/软骨型、萎缩型和肥厚型5种结构亚型。从药物治疗角度,重点关注炎症型及软骨下骨型KOA。由此可见,影像学在OA早期诊断的科学地位。
2024 KOA专家共识建议个体化治疗,对哪些药物有效,哪些药物值得探讨,哪些药物可能无效,都有很好的说明,这样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如老年KOA患者选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需根据其年龄、对胃肠道的影响、心血管副作用等,若患者既往有溃疡史,需避免使用作用于环氧化酶(COX)-1的NSAIDs,若患者有基础心血管疾病,可能要避免使用作用于COX-2的NSAIDs。
张教授补充道,基础治疗(如患者教育、运动疗法)是整个治疗的核心、基石。首先,患者应该充分认识自己的疾病,改变其生活方式,配合运动治疗和减重措施等尤为重要,需贯穿整个治疗过程。一些患者初期经过基础治疗,其症状就得到改善,则可无需治疗,若后续效果不佳,再采取系统用药治疗。因此,新共识的第三大亮点是提出了“目标治疗”,短期目标包括改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远期目标包括延缓骨结构的破坏,避免关节畸形和残疾,最终目标应为临床改善,达到并维持VAS或WOMAC疼痛量表、WOMAC功能量表、患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价(PGA)分值 ⩽4/10这一具体量化的目标。
黄教授在认同曾教授与张教授的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延缓结构进展”即“越晚越好,越轻越好”。新共识的另一亮点是推荐了KOA治疗药物包括我国的中药、针灸、民族医药等,在疗效上几乎可与NSAIDs相当,实现了从经验向证据的转变。此外,共识也推荐使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或其衍生物,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且安全性较高。KOA长期管理的基础治疗药物还包括处方级结晶型硫酸氨基葡萄糖(pCGS)或处方级硫酸软骨素。在手术方面,黄教授认为关节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等手术越晚做越好。KOA的治疗循序渐进,有利于关节的恢复,延迟关节的受损,保持关节的功能。
另外,张教授强调,“让患者的感受纳入治疗的疗效观察中”是必要的,考虑KOA为共病也是临床关注重点之一,切记盲目追求达标治疗而忽略其他不良因素。NSAIDs应按需使用,DMARDs如艾拉莫德对炎症型KOA效果良好,药物类型(pCGS对KOA有效,非结晶型则无效)也相当重要。
新未来,2024KOA专家共识为擘画诊疗蓝图注入新力量
对于2024 KOA专家共识的颁布对KOA领域的临床意义,曾教授欣慰表示,“相信会提高社会各界对KOA的关注度,更重要的是,有效规范临床对KOA诊治路径。此次专家共识中提供了多项个体化治疗建议,有助于推动KOA诊治方面的整体水平。当然,共识发布后,临床的落地实践尤为重要,要让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遵从我们共识的一些建议,有利于减少误诊误治,改善患者预后,也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黄教授也对2024 KOA专家共识给予了高度评价。“新共识对KOA的治疗推荐非常全面,对临床从事骨关节研究、骨关节的诊疗的医师来说是很好的指导。我们希望国内众多KOA患者能够从中获益,早诊早期,预防关节畸形产生。”
张教授同样认可2024 KOA专家共识的重要临床意义。“该共识是在低质量证据的情况下制订的一部高水平共识,集多学科专家的智慧,包括风湿科、骨科、运动医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专家,征集各类临床问题,进行反复投票,反复收稿,历时了一年多呈现终章。”
过去KOA领域缺医少药,未来的治疗必将迎来药物研发的春天。随着临床研究不断进展,目前发现很多新药对KOA有效,包括生物制剂、某些针对骨质疏松的药物等也可应用到KOA的治疗,可以预见,KOA的治疗前景广阔,新药会不断涌现,如改善病情的OA治疗药物(DMOADs),这类药物能预防KOA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结语
新时代催人奋进,新征程任重道远,新未来前景广阔。虽然KOA疾病负担严重,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24中国膝骨关节炎临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的重磅发布将助力KOA领域的学术发展步子走得更稳、更实、更好!其中,DMARDs可显著改善中重度或炎症型膝关节OA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新共识推荐,其临床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长路漫漫,未来可期,一场有关KOA的临床革命正在袭来,必将为擘画健康中国2030的宏伟蓝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
1.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 膝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J]. 世界中医药,2023,18(7):929-935.
2.2024中国膝骨关节炎临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上一篇 : 西安莲湖秦华中医医院:肺部小结节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