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胆囊,身体会有啥变化?5种疾病或会找上门,医生:尽量别切

发布于 2025/08/25 08:34

胆囊虽小,作用却大!这个藏在肝脏下面的“小袋子”,每天默默帮我们处理着油腻食物。可当它闹起脾气来,很多人会选择“一切了之”。但失去这个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后,身体会发生哪些连锁反应?那些医生没来得及细说的后遗症,今天咱们一次说清楚。

一、胆囊的三大核心功能

1、胆汁浓缩工厂

肝脏每天分泌800-1200ml胆汁,胆囊能将其浓缩10倍。这个超强浓缩能力,让我们吃炸鸡火锅时,有足够消化液分解脂肪。

2、精准释放开关

进食后胆囊会收缩,将浓缩胆汁挤进肠道。这种“按需供应”机制,比持续分泌更高效节能。

3、酸碱平衡调节站

胆汁能中和胃酸,保护肠道黏膜。这个功能常被忽视,却是预防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防线。

二、失去胆囊后的五大健康隐患

1、脂肪消化不良

胆汁持续缓慢流入肠道,遇到高脂食物时供不应求。有人吃完红烧肉就会腹泻,医学上称为“脂肪泻”。

2、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A、D、E、K需要脂肪帮助吸收。长期吸收障碍可能导致夜盲症、骨质疏松等问题。

3、肠道菌群失衡

胆汁酸浓度下降,无法有效抑制有害菌生长。临床数据显示,胆囊切除者更容易发生肠道感染。

4、胆总管结石风险

失去胆囊这个“缓冲池”,胆汁持续刺激胆管,反而可能形成新的结石。

5、胃食管反流加重

胆汁持续流入十二指肠,可能反流至胃部,引发烧心、嗳气等症状。

三、什么情况才需要切除胆囊

1、胆囊充满型结石

结石占满胆囊腔,完全丧失功能时。

2、反复急性胆囊炎

每年发作3次以上,影响正常生活。

3、胆囊壁明显增厚

B超显示壁厚超过4mm,有癌变风险时。

4、胆囊息肉过大

单发息肉直径超过1cm,或快速增长时。

四、保胆养胆的实用建议

1、饮食定时定量

规律进食能让胆囊规律收缩,避免胆汁淤积。

2、控制胆固醇摄入

每天鸡蛋不超过1个,动物内脏每月食用不超过2次。

3、重视早餐质量

早7-9点是小肠吸收黄金期,吃含少量油脂的早餐能刺激胆汁排放。

4、适度补充卵磷脂

这种乳化剂能帮助分解脂肪,减轻胆囊负担。

5、定期超声检查

每年做一次肝胆B超,及时发现微小结石。

身体每个器官都是精密设计的,胆囊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当医生建议切除时,不妨多问一句:“我的情况真的非切不可吗?”对于无症状的胆囊结石,其实完全可以和平共处。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今天开始,对你的胆囊好一点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