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丨诺华首席执行官万思瀚在本次年会上发表演讲

发布于 2024/03/26 09:43

情绪像一把双刃剑,年轻时可以肆意挥洒,但随着年龄增长,这把剑可能反过来伤到自己。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坏脾气、小情绪,正在悄悄侵蚀着健康防线。

一、为什么年龄越大越要控制情绪?

1、生理机能下降

血管弹性逐年降低,一次暴怒就可能让血压瞬间飙升。研究显示,50岁后情绪波动对心血管的冲击是年轻人的2.3倍。

2、激素水平变化

更年期激素波动会放大情绪反应,女性在围绝经期易怒概率增加58%。男性睾酮水平下降也会影响情绪调节能力。

3、恢复能力减弱

年轻时通宵熬夜第二天依然生龙活虎,中年后一次情绪波动可能需要三天才能平复。细胞修复速度变慢是主要原因。

二、情绪失控可能引发的4种疾病

1、心血管系统告急

突发愤怒会使血压在3分钟内升高30mmHg,相当于连续爬10层楼梯。长期如此可能诱发心肌缺血甚至猝死。

2、消化系统罢工

焦虑情绪会减少胃酸分泌,抑郁则可能引发胃痉挛。临床上30%的肠胃问题与情绪相关。

3、免疫防线崩溃

持续两周以上的负面情绪,会使免疫球蛋白A水平下降40%,这就是为什么生气后容易感冒。

4、记忆加速衰退

海马体对压力激素异常敏感,长期情绪波动会让记忆力以常人3倍的速度流失。

三、给情绪装上“安全阀”

1、建立缓冲机制

感到怒火上涌时,先做三次深呼吸再说话。这个简单动作能让大脑前额叶恢复工作。

2、设置情绪隔离期

每天留出15分钟独处时间,听音乐或泡杯茶。这段空白期能有效切断负面情绪循环。

3、培养替代出口

书法、园艺等需要专注力的活动,能转移情绪能量。手指的精细动作会激活平静脑区。

四、特别提醒的2个危险时段

1、晨起黄金90分钟

起床后一个半小时内避免处理矛盾事务,此时皮质醇水平最高,容易反应过激。

2、深夜情绪陷阱

晚上10点后不要做重要决定,大脑情绪中枢在夜间会过度解读负面信息。

情绪管理不是压抑自己,而是学会与身体对话。那些年轻时可以挥霍的情绪额度,现在需要精打细算地使用。记住,最好的养生不是吃什么补品,而是让每个细胞都生活在平和的环境中。从今天开始,给情绪做个“断舍离”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