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就像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灯”,但很多人却误以为是普通疲劳。有位40岁的程序员连续加班后突然眼前发黑,检查才发现颈动脉已经狭窄70%。其实大脑缺血时,身体早就通过各种方式在“求.救”。
一、5个容易被忽视的预警信号
1、频繁头晕目眩
不同于普通头晕,脑供血不足引发的眩晕往往伴随视物旋转感,特别是在突然起身时明显。这种头晕与体位变化密切相关,持续数秒至数分钟。
2、莫名记忆力减退
最近发生的事情总记不住,但陈年旧事却记得很清楚。这种选择性记忆障碍,其实是大脑颞叶供血不足的典型表现。
3、面部肌肉失控
突然出现的单侧嘴角流涎、眼皮跳动,或者喝水频繁呛咳。这些细微的面部神经症状,常被误认为是“没休息好”。
4、手脚发麻刺痛
无缘无故出现单侧肢体麻木,像有蚂蚁爬过的感觉。这种异常感觉往往反复发作,每次持续10-30分钟。
5、性格突然改变
原本温和的人变得易怒暴躁,或者活泼的人突然沉默寡言。前额叶供血不足会影响情绪调控中枢。
二、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
1、长期低头族
颈椎曲度改变会压迫椎动脉,影响脑部供血。每天低头看手机超过4小时的人群风险增加3倍。
2、三高患者
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高血糖导致微循环障碍,高血脂形成动脉斑块。这三类人群血管年龄普遍比实际年龄大10岁。
3、打鼾严重者
睡眠呼吸暂停会造成夜间脑部反复缺血缺氧。每小时呼吸暂停超过15次的人,中风风险是常人的4倍。
三、日常养护的黄金法则
1、颈部“米字操”
用下巴写米字,每个动作保持3秒。这套动作能改善椎动脉供血,每天早晚各做5组。
2、饮食“三多三少”
多吃深海鱼、坚果、深色蔬菜;少摄入反式脂肪、精制糖、腌制食品。这种饮食模式能降低血液粘稠度。
3、睡眠“90分钟周期”
保证睡眠时间是90分钟的整数倍(如6小时或7.5小时)。完整的睡眠周期有助于脑部代谢废物清除。
四、必须就医的红色警.报
当出现突发剧烈头痛、单侧肢体无力、说话含糊不清时,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脑卒中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5小时,每延误1分钟就有190万个脑细胞死亡。
别再把身体的警.告当成小毛病,特别是同时出现多个症状时。定期做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就像给大脑血管做“年检”。记住,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从今天开始关注这些细微变化,就是对大脑最好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