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爱掏耳朵的人,或早或晚要承受这些后果,劝你最好忍住!

发布于 2025/08/28 07:09

掏耳朵这个看似平常的小动作,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耳朵。很多人享受掏耳朵时那种酥麻感,却不知道这个习惯背后隐藏的健康隐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你该放下手中的掏耳工具。

一、耳朵其实会“自清洁”

1、耳垢的天然保护作用

耳道内的耵聍腺会分泌耳垢,这种黏性物质能够粘附灰尘和细菌,保护耳道不受感染。它就像耳朵的“天然防护罩”。

2、耳垢会自动排出

健康人的耳道有自洁功能,通过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耳垢会自然向外移动并脱落。正常情况下完全不需要人为干预。

3、频繁掏耳朵的后果

过度清洁会破坏耳道微环境,导致耳垢分泌异常,可能引起干燥、瘙痒等问题,反而让人更想掏耳朵。

二、掏耳朵的4大健康风险

1、损伤耳道皮肤

耳道皮肤非常娇嫩,掏耳朵时容易造成微小划伤。这些伤口可能引发感染,导致外耳道炎。

2、引发真菌感染

不洁的掏耳工具可能携带真菌,在耳道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真菌极易繁殖,造成难以治愈的外耳道真菌病。

3、导致听力下降

不当掏耳可能将耳垢推向更深的位置,形成栓塞,严重时会影响听力。更危险的是可能损伤鼓膜,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害。

4、增加中耳炎风险

掏耳朵时如果用力过猛,可能将细菌推入中耳,增加中耳炎的发生几率。儿童尤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三、正确护理耳朵的5个方法

1、让耳朵自然清洁

对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护理方式就是不要干预。洗澡后用毛巾轻轻擦拭外耳即可。

2、特殊情况处理

如果确实出现耳垢堵塞,应该寻求专业帮助。医生会用专业工具和药水安全清除。

3、保持耳道干燥

洗澡或游泳后,可以用吹风机低档温热风吹干外耳,但不要将风直接吹入耳道。

4、避免使用棉签

棉签看似柔软,实际上很容易将耳垢推得更深。而且棉絮可能残留在耳道内。

5、注意耳部异常

如果出现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不要自行处理。

四、这些人群更要当心

1、儿童

儿童耳道更窄更短,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掏耳朵。如有需要应该由专业医生操作。

2、戴助听器者

助听器可能影响耳垢自然排出,这类人群要特别注意耳道清洁,但同样要避免自行掏耳。

3、油性耳垢体质

有些人耳垢较黏稠,容易堆积。这类人群可以定期到医院进行专业清洁。

4、耳部手术史者

有耳部手术史的人耳道可能更敏感,要特别注意保护,避免不当清洁造成伤害。

耳朵是我们重要的感官器官,需要温柔以待。与其追求一时的快感,不如学会正确护理。记住,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当耳朵真的需要清洁时,去找耳鼻喉科医生才是最明智的选择。下次想掏耳朵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个动作真的有必要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