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安全一直是厨房里的头等大事,最近某地抽检发现个别品牌食用油苯并芘超标20倍的消息,着实让主妇们捏了把汗。其实除了这次曝光的品牌,日常还有三类油需要特别警惕,它们可能悄悄成为健康隐患。
一、三类高风险食用油要当心
1、反复使用的煎炸油
高温反复使用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特别是炸过淀粉类食物的油,丙烯酰胺含量会飙升。街边摊的油炸食品最危险,家里炸东西也要控制油温别超过180℃。
2、小作坊土榨油
看似天然的土榨油其实隐患多,原料霉变可能产生黄曲霉素,缺乏精炼工艺导致杂质和有害物质残留。有些小作坊为提升出油率还会违规添加化学溶剂。
3、存放过久的开封油
食用油开封后氧化速度加快,特别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建议买小包装油,开封后尽量3个月内用完,远离灶台存放在阴凉处。
二、选油用油的科学方法
1、看准包装标识
选择有SC编码的正规厂家产品,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压榨工艺比浸出工艺更安全,一级油比三级油杂质更少。
2、控制烹饪温度
不同油耐热性差异大:花生油适合爆炒,橄榄油最好凉拌,亚麻籽油绝对不能加热。炒菜时看到冒烟就说明温度过高了。
3、多样化用油
不要长期只吃一种油,建议准备2-3种油轮换使用。比如凉拌用橄榄油、炒菜用花生油、炖菜用菜籽油,营养更均衡。
三、食用油的安全储存技巧
1、避光密封是关键
紫外线会加速油脂氧化,最好用深色玻璃瓶分装。每次用完要拧紧瓶盖,有条件可以充氮保存。
2、警惕“哈喇味”
食用油出现刺鼻气味或口感发苦,说明已经变质,即使没过保质期也要果断丢弃。
3、分装冷冻保存
大桶油可以分装到小瓶,暂时不用的放冰箱冷藏。但要注意椰子油等饱和脂肪高的油冷藏会凝固。
厨房用油安全马虎不得,与其事后担心,不如现在就去检查下家里的油瓶。记住三个原则:选正规渠道、控制用量、定期更换。毕竟再好的油,放久了也会变成“坏油”。从现在开始改变用油习惯,让家人吃得放心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