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也可能患糖尿病?忽视代价大,危害远超大多数家长的认知!

发布于 2025/08/29 13:10

儿童糖尿病这个话题,确实让很多家长感到意外。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这是“中老年专属病”,但现实情况可能颠覆你的认知——我.国每10万名儿童中就有约6人患病,且发病率还在逐年攀升。

一、儿童糖尿病为何容易被忽视?

1、症状伪装性强

口渴多尿常被当作“孩子活动量大”,体重下降可能被误认为“长个抽条”。有个5岁患儿就诊时,家长还以为孩子突然爱喝水是“懂事了”。

2、认知存在误区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怎么会得老年病”。实际上儿童多为1型糖尿病,与成人常见的2型发病机制完全不同。

3、常规体检易漏诊

普通体检很少查血糖,而空腹血糖正常的儿童,也可能存在餐后血糖异常的情况。

二、这些信号要当心

1、异常的三多一少

食量突增却体重下降、频繁上厕所、总是要水喝。有个7岁小学生一节课要去3次厕所,老师发现后才就医确诊。

2、呼吸有烂苹果味

这是酮症酸中毒的典型表现,属于糖尿病急症。临床遇到不少案例,都是孩子出现这个症状才被送来急诊。

3、伤口愈合缓慢

孩子膝盖擦伤两周不见好,可能不只是“伤口感染”那么简单。高血糖会影响组织修复能力。

三、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1、家族史要警惕

父母有糖尿病的儿童,患病风险是普通孩子的3-5倍。建议这类家庭每半年做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2、饮食结构要合理

不是完全禁止甜食,而是要控制总量。将甜点放在正餐后吃,比单独吃零食更利于血糖平稳。

3、运动习惯要培养

每天保证1小时中高强度运动。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可使胰岛素敏感性提高40%。

四、确诊后如何科学管理

1、监测要形成规律

血糖仪使用要像刷牙一样养成习惯。有个9岁小患者自己设计了打卡表,把检测变成游戏。

2、胰岛素注射有技巧

选择腹部、大腿外侧等部位轮换注射。临床观察显示,正确注射能减少50%的局部硬结发生。

3、心理支持不可少

避免给孩子贴标签,多强调“只是身体需要特别照顾”。参加病友互助活动能显著改善心理状态。

儿童糖尿病虽然需要终身管理,但完全不影响正常成长。关键是要建立早发现、早干预的意识。下次孩子出现异常症状时,别忘了这个可能选项。毕竟,健康无小事,警惕不慌张才是为人父母的智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