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1/08 11:29
发布于 2025/01/08 11:29
骨质疏松的诊断主要依据骨密度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和骨折风险评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骨密度,T值≤-2.5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DXA测量部位通常选择腰椎和髋部。T值是与健康年轻成年人平均骨密度相比的差异,T值在-1.0到-2.5之间为骨量减少,≤-2.5为骨质疏松。除了骨密度检测,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家族史、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对于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如果发生过脆性骨折,即使骨密度未达到骨质疏松标准,也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定量超声、定量CT等也可辅助诊断,但DXA仍是首选方法。
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DXA测量部位通常选择腰椎和髋部。T值是与健康年轻成年人平均骨密度相比的差异,T值在-1.0到-2.5之间为骨量减少,≤-2.5为骨质疏松。除了骨密度检测,医生还会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家族史、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对于绝经后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如果发生过脆性骨折,即使骨密度未达到骨质疏松标准,也可诊断为严重骨质疏松。定量超声、定量CT等也可辅助诊断,但DXA仍是首选方法。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需多管齐下。饮食上,建议增加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运动方面,推荐负重运动和抗阻训练,如快走、慢跑、哑铃操等。药物治疗包括双膦酸盐类、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等。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同时,注意预防跌倒,改善家居环境,如增加照明、安装扶手等,可有效降低骨折风险。
上一篇 : 喝酒以后想吐怎么缓解
下一篇 : 艾滋病潜伏期会长胖吗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