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至关重要。当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时,足部神经和血管会逐渐受损,导致一系列异常症状。这些信号往往被忽视,等到就医时可能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1、足部麻木或刺痛感
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导致足部出现蚂蚁爬行感、针刺感或麻木感。这种异常感觉往往从脚趾开始,逐渐向脚背蔓延。夜间症状可能加重,影响睡眠质量。
2、温度感知能力下降
患者常表现为无法准确感知水温,容易发生烫伤。用温水洗脚时,需要家人先测试水温,避免因感觉迟钝导致皮肤损伤。
3、皮肤干燥皲裂
糖尿病会导致汗腺功能异常,足部皮肤变得异常干燥,容易出现皲裂甚至脱皮。这种干燥即使用润肤霜也难以缓解,裂口可能成为细菌入侵的通道。
4、趾甲变形增厚
由于局部微循环障碍,趾甲可能变厚、变脆或出现畸形生长。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趾甲颜色改变,呈现黄色或褐色,容易并发真菌感染。
5、行走时疼痛不适
血管病变会导致间歇性跛行,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足部疼痛,休息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持续存在,甚至影响日常活动。
6、伤口愈合缓慢
一个小小的伤口可能经久不愈,逐渐扩大形成溃疡。这种溃疡往往无痛感,容易被忽视,但感染风险极高,严重时可能导致坏疽。
当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时,建议立即就医检查。日常护理中要养成每天检查双脚的习惯,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赤脚行走。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足的根本措施,同时要戒烟限酒,保持适度运动。记住,足部健康直接影响生活质量,早期干预能有效避免严重后果。